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阮洪江" 9條結果
  • 不同角度修復大鼠坐骨神經(jīng)損傷的組織學研究

    目的 觀察比較不同角度吻合對大鼠坐骨神經(jīng)損傷再生的促進作用。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 只,體重250 ~ 300 g,隨機分為A、B、C、D 4 組(n=18)。A、B、C、D 組分別以30、45、60、90° 切斷大鼠右側坐骨神經(jīng)中段并吻合。術后1 、2 、3 個月,分別行大體觀察、腓腸肌濕重恢復率測量、神經(jīng)電生理檢查及組織學觀測。 結果 術 后 3 個月,腓腸肌濕重恢復率、坐骨神經(jīng)運動傳導速度和復合動作電位波幅、軸突直徑、髓鞘厚度以及有髓神經(jīng)纖維計數(shù),A、B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但均明顯優(yōu)于C、D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C、D組間各指標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 結論 小角度端端吻合修復神經(jīng)有利于神經(jīng)再生,30 ~ 45° 吻合神經(jīng)再生效果最佳。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載銀羥基磷灰石抗菌涂層螺釘體內(nèi)抗菌及成骨性能的實驗研究

    目的 采用銀(Ag)作為抗菌劑制備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Ag 抗菌涂層,初步探討其體內(nèi)抗菌及成骨性能。 方法 采用真空等離子體噴涂技術在不銹鋼外固定螺釘表面制備HA 及HA/Ag 抗菌涂層(Ag 質(zhì)量百分比為3%)。取成年雄性比格犬18 只,體重15 ~ 20 kg,制備犬右后肢脛骨骨折模型。根據(jù)植入螺釘不同分為兩組,分別于脛骨截骨平面遠端植入HA/Ag 涂層螺釘2 枚(實驗組,n=18),近端植入 HA 涂層螺釘2 枚(對照組,n=18)。以金黃色葡萄球菌沾染螺釘傷口,通過傷口分級、X 線片觀察及硬組織切片染色觀察釘?shù)栏腥炯巴繉勇葆? 骨界面情況。 結 果 對照組傷口隨時間延長感染程度加重(χ2=13.492,P=0.001),實驗組無明顯變化(χ2=0.208,P=0.901);術后1、 2、3 周實驗組傷口分級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3 周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觀察示,兩組涂層螺釘表面均有細菌黏附,對照組以綠色活細菌為主,實驗組以紅色死細菌為主。術后6 周硬組織切片掃描電鏡觀察,對照組涂層螺釘與骨組織之間形成一明顯透明帶,實驗組涂層螺釘與骨組織之間無明顯間隙。對照組和實驗組骨結合率分別為76.23% ± 15.54% 和93.42% ± 5.53%,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8.843,P=0.000)。掃描電鏡觀察示實驗組涂層與骨組織間結合緊密,對照組涂層與骨組織間存有明顯空隙。 結論 HA/Ag 涂層螺釘具有良好的抗菌及成骨性能,能起到預防外固定支架螺釘釘?shù)栏腥竞退蓜拥淖饔谩?/p>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腓動脈及穿支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復膝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缺損

    目的 探討應用腓動脈及穿支血管蒂皮瓣順行移位修復膝關節(jié)軟組織缺損的手術方法和臨床效果。 方法 2007 年10 月- 2008 年1 月,收治3 例車禍致膝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缺損患者。男2 例,女1 例;年齡分別為18、31、42 歲。1 例骨盆及股骨骨折伴腘窩部皮膚軟組織缺損,骨折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術并膝關節(jié)清創(chuàng)術后2 周;1 例因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術后皮膚壞死3 周;1 例脛骨平臺開放骨折伴內(nèi)側髁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清創(chuàng)外固定術后3 周。皮膚軟組織缺損大小分別為16 cm × 9 cm、11 cm × 6 cm 及14 cm × 7 cm。術中分離顯露包含于皮瓣內(nèi)的1 ~ 2 支腓動脈穿支,于腓動脈穿支發(fā)出,遠端結扎切斷腓動脈及靜脈,向近端游離腓血管至腓骨頭下7 ~ 9 cm,以此為旋轉點,連同皮瓣向近端移位修復缺損。切取皮瓣大小分別為18 cm × 10 cm、12 cm × 7 cm 及15 cm × 8 cm,血管蒂長10 ~ 17 cm。供區(qū)創(chuàng)口兩端直接縫合,中部殘留創(chuàng)面以游離皮片移植修復。 結果 術后3 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區(qū)與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3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分別為6、8 及11 個月。皮瓣色澤、質(zhì)地良好,外形滿意。根據(jù)改良HSS 膝關節(jié)評分標準,膝關節(jié)功能均為優(yōu)。 結論 腓動脈及穿支血管蒂營養(yǎng)皮瓣血管蒂長,蒂部細小易移位且不易受壓,血供可靠,切取范圍大,外形美觀,用于膝關節(jié)皮膚軟組織缺損的修復臨床效果滿意。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載銀羥基磷灰石抗菌涂層體外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 制備載銀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Ag,HA/Ag)復合涂層,并探討其體外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 采用真空等離子體噴涂技術于鈦合金(Ti-6Al-4V)基體表面制備HA/Ag 復合涂層(銀質(zhì)量百分比為3%)。HA/Ag 復合涂層及HA 涂層分別于2% TBS 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液培養(yǎng)2、4、7 d 后取出,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觀察兩種涂層表面生物被膜形成情況,計算生物被膜細菌密度及活菌百分比;掃描電鏡觀察涂層生物被膜微觀形態(tài);MTT 法檢測細胞毒性及急性溶血實驗評價涂層生物相容性。 結果 培養(yǎng)2 d,HA/Ag 復合涂層表面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厚度與HA 涂層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培養(yǎng)4、7 d,均較HA 涂層明顯減?。≒ lt;0.01)。生物被膜細菌密度隨時間延長而增多,培養(yǎng)2、4、7 d,兩種涂層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 0.05)。培養(yǎng)2、4、7 d,HA/Ag 復合涂層表面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生物被膜活菌百分比均較HA 涂層明顯減小(P lt; 0.01)。MTT法測定示兩種涂層材料毒性分級均為0 級,急性溶血實驗示HA/Ag 復合涂層及HA 涂層材料溶血率分別為0.19% 及0.12%。 結 論 HA/Ag 復合涂層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銅綠假單胞菌有明顯抗菌作用,無明顯細胞毒性和紅細胞破壞性,可用于骨科金屬植入材料表面提高其骨整合及抗菌性能。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游離移植腓動脈穿支蒂腓腸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皮瓣的臨床應用

    【摘 要】 目的 探討腓動脈穿支蒂腓腸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皮瓣游離移植修復前臂及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的手術方法和臨床效果。 方法 2006 年5 月- 2007 年1 月,收治6 例前臂及手部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男5 例,女1 例;年齡22 ~ 51 歲。機器絞傷4 例,車禍傷2 例。手部、前臂皮膚缺損伴尺橈骨骨折各1 例,手部皮膚缺損伴肌腱損傷、掌骨骨折以及前臂皮膚缺損各2 例。皮膚軟組織缺損范圍16 cm × 7 cm ~ 24 cm × 10 cm。術中根據(jù)受區(qū)皮膚軟組織缺損形狀和大小,以外踝上腓動脈穿支血管為蒂帶部分腓動脈主干、沿腓腸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軸線設計并切取皮瓣修復受區(qū),將腓動脈及2 條伴行靜脈分別與受區(qū)的橈(尺)動靜脈及頭靜脈吻合。術中切取皮瓣18 cm × 8 cm ~ 25 cm × 12 cm。供區(qū)兩端直接縫合,中部殘留創(chuàng)面以游離皮片修復。 結果 術后5 例皮瓣全部成活;1 例皮瓣遠端局部回流不暢淺表壞死,經(jīng)換藥及抗感染治療后愈合。供區(qū)均Ⅰ期愈合。6 例均獲隨訪6 ~ 13 個月,受區(qū)皮瓣外形及功能滿意。供區(qū)肢體無異常,正常行走。 結 論 腓動脈穿支蒂腓腸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皮瓣外形美觀,血管蒂恒定,血供可靠,切取范圍大,對供區(qū)影響小,可用作游離移植修復前臂及手部的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miRNA219-5P靶向調(diào)控Smad4表達影響TGF-β1誘導肌腱成纖維細胞纖維化的研究

    目的探討miRNA219-5P(miR219-5P)調(diào)控Smad4在TGF-β1誘導人肌腱成纖維細胞(tendonderived fibroblasts,TDFs)纖維化過程中的作用。 方法取患者自愿捐贈的肌腱組織分離培養(yǎng)TDFs,取第3代細胞進行實驗。化學合成miR219-5P類似物(mimics)、阻遏物(inhibitor)及陰性對照序列,分別轉染TDFs 48 h后,采用實時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別檢測miR219-5P基因及Smad4蛋白表達情況;以正常細胞作為空白對照。信息學軟件預測miR219-5P與Smad4基因3’UTR區(qū)結合位點,構建Smad4預測基因3’UTR-PGL3重組質(zhì)粒,構建野生型及突變型報告基因表達載體,并通過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進行靶位驗證。取正常及轉染后TDFs,采用TGF-β1誘導細胞發(fā)生纖維化,于培養(yǎng)24、48、72 h采用細胞計數(shù)試劑盒8法檢測細胞增殖活性變化,72 h時采用Western blot法檢測纖維化相關蛋白指標。 結果miR219-5P mimics轉染TDFs可明顯上調(diào)miR219-5P表達、下調(diào)Smad4蛋白表達,而miR219-5P inhibitor抑制細胞內(nèi)miR219-5P表達、增加Smad4蛋白表達,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熒光素酶實驗顯示,與pGL3-WT-Smad4轉染組比較,pGL3-WT-Smad4+mimics轉染組細胞內(nèi)熒光素酶活性降低、pGL3-WT-Smad4+inhibitor轉染組活性增強(P<0.05);而pGL3-MT-Smad4+mimics轉染組、pGL3-MT-Smad4+inhibitor轉染組組間比較無明顯變化(P>0.05)。與空白對照組比較,TGF-β1誘導培養(yǎng)72 h后細胞增殖活性明顯增強(P<0.01),同時上調(diào)細胞纖維化相關蛋白指標的表達(P<0.01);與直接誘導組比較,miR219-5P過表達且誘導組TDFs細胞增殖活性和纖維化蛋白指標升高趨勢得到抑制,而miR219-5P表達抑制且誘導組細胞增殖活性和纖維化蛋白指標則進一步增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miR219-5P可通過抑制其靶基因Smad4表達,顯著抑制TGF-β1誘導TDFs纖維化。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橋式交叉脛后動脈或腓動脈穿支皮瓣修復對側下肢軟組織缺損

    目的 探討采用健側逆行脛后動脈或腓動脈穿支皮瓣橋式交叉修復下肢軟組織缺損的可行性。 方法 2007 年8 月- 2010 年2 月,收治15 例下肢軟組織缺損患者。男14 例,女1 例;年齡25 ~ 48 歲,平均33.9 歲。交通事故傷8 例,機器傷4 例,重物砸傷3 例。1 例踝部植皮后遺留22 cm × 8 cm 大小的瘢痕(傷后35 個月);余14 例軟組織缺損位于踝部1 例,小腿中下1/3 處 12 例,小腿中上1/3 處1 例;創(chuàng)面范圍8 cm × 6 cm ~ 26 cm × 15 cm;受傷至入院時間為4 ~ 28 d,平均14.8 d。采用逆行脛后動脈穿支皮瓣(9 例)或腓動脈穿支皮瓣(6 例)橋式交叉修復,皮瓣切取范圍為10 cm × 8 cm ~ 28 cm × 17 cm。供區(qū)創(chuàng)面兩端直接縫合,中部殘留創(chuàng)面取游離皮片植皮修復。術后5 ~ 6 周行皮瓣斷蒂。 結果 術后2 例腓動脈穿支皮瓣分別出現(xiàn)遠端輕度淤血及邊緣部分壞死,經(jīng)換藥后均成活;其余皮瓣斷蒂后均順利成活,受區(qū)創(chuàng)面Ⅰ期愈合。供區(qū)切口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15 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7 ~ 35 個月,平均19.5 個月。皮瓣質(zhì)地、色澤與受區(qū)相近,外形較滿意。末次隨訪時根據(jù)美國矯形足踝協(xié)會(AOFAS)踝與后足功能評分標準,評分為81 ~ 92 分,平均87.3 分。 結論 健側逆行脛后動脈或腓動脈穿支皮瓣橋式交叉可較好修復對側小腿或足部大面積皮膚軟組織缺損,術中無需吻合血管,血管危象發(fā)生率低,手術成功率高。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吻合血管的腓骨頭聯(lián)合皮瓣移植修復復雜外踝缺損

    目的 總結吻合血管的腓骨頭聯(lián)合皮瓣移植修復復雜外踝缺損的術式及臨床效果。 方法 2000 年7 月- 2006 年4 月,收治6 例外踝缺損患者。男5 例,女1 例;年齡9 ~ 47 歲。車禍傷4 例,砸傷2 例。左側5 例,右側1 例。外踝骨缺損長度為3.5 ~ 8.5 cm;皮膚缺損范圍為14 cm × 4 cm ~ 18 cm × 7 cm。損傷至手術時間為15 ~ 30 d。術中采用長度為5 ~ 10 cm 的吻合膝下外側動脈腓骨頭,聯(lián)合大小為16 cm × 5 cm ~ 20 cm × 8 cm 的腓動脈穿支皮瓣或背闊肌皮瓣修復復雜外踝缺損。供區(qū)創(chuàng)面中厚皮片植皮加壓打包。 結果 術后1 周1 例皮瓣遠端1 cm 發(fā)生干性壞死,經(jīng)換藥后愈合;余皮瓣均順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區(qū)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6 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4 ~ 15 個月。移植腓骨頭成活良好,8 ~ 16 周均達骨性愈合。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踝關節(jié)活動自如。移植皮瓣質(zhì)地柔軟,無磨損及潰爛。根據(jù)Baird-Jackson 評分系統(tǒng)評價療效:優(yōu)3 例,良2 例,可1 例,優(yōu)良率達83.3%。 結論 吻合膝下外側動脈的腓骨頭血供良好,再造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腓動脈穿支皮瓣及背闊肌皮瓣血供可靠,皮瓣面積大,與吻合血管的腓骨頭聯(lián)合移植是修復復雜外踝缺損的一種有效方法。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第二掌背動脈皮瓣接力示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

    目的探討第2掌背動脈筋膜血管蒂逆行島狀皮瓣接力示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2019年10月—2021年1月收治的8例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齡18~52歲,平均35歲。致傷原因:機器傷2例,擠壓傷3例,切割傷3例。近節(jié)背側缺損2例,末節(jié)背側缺損1例,末節(jié)遠端毀損5例。皮膚軟組織缺損范圍1.7 cm×1.4 cm~3.0 cm×2.5 cm。受傷至皮瓣修復時間為7~21 d,平均14 d。首先應用示指背側島狀皮瓣(示指近節(jié)背側)修復拇指缺損,然后采用第2掌背動脈筋膜血管蒂逆行島狀皮瓣(手背部近端偏橈側)修復示指背側缺損,供區(qū)直接縫合。結果1例患者術后48 h內(nèi)皮瓣出現(xiàn)血管危象,1例因縫合張力過大出現(xiàn)皮瓣臃腫、淤青,經(jīng)對癥治療后皮瓣均成活;1例術后皮瓣部分皮緣壞死,經(jīng)換藥后切口愈合;余5例皮瓣均順利成活,供受區(qū)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8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10個月,平均6個月。其中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瘢痕;其余患者皮瓣顏色與周圍皮膚無明顯差異,肌腱無粘連,對示指功能干擾小,皮瓣供、受區(qū)無明顯疼痛及功能障礙。末次隨訪時,拇指掌指關節(jié)伸屈活動度為0°~55°,指間關節(jié)為0°~75°;示指掌指關節(jié)伸屈活動度為0°~82°,近指間關節(jié)為0°~90°,遠指間關節(jié)為0°~65°。 結論應用第2掌背動脈筋膜血管蒂逆行島狀皮瓣接力示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拇指皮膚軟組織缺損創(chuàng)面是一種可行的治療方式,其血運可靠,術后并發(fā)癥少,無需取皮、植皮,對示指功能干擾小,創(chuàng)面修復效果滿意。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