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T3期喉癌采用支撐喉鏡下CO2激光切除術和部分喉切除術兩種手術治療方式的臨床治療效果。 方法 將2003年8月-2010年7月收治的31例患者按所接受手術方式分為A、B兩組(非隨機分組),A組16例中男15例,女1例,年齡38~72歲,中位年齡51歲;B組15例,均為男性,年齡46~68歲,中位年齡58歲。病變均累及前聯(lián)合,A組10例和B組11例累及對側聲帶約1/3。A組選擇支撐喉鏡下CO2激光切除術,B組選擇氣管切開+部分喉切除術。兩組患者首次術后均未接受放射(放療)或化學治療(化療)。術后第1、3、6、12、24個月門診纖維喉鏡復查。隨訪時間14~78個月。 結果 A組5例復發(fā)或頸部淋巴結轉移,復發(fā)率31.3%;5例患者均行再次手術、頸清掃及放、化療。B組4例復發(fā),復發(fā)率26.7%;4例均行全喉切除雙側選擇性頸清掃術,其中3例術后輔以放、化療。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采用支撐喉鏡下CO2激光切除治療T3期喉癌,有望得到類似部分喉切除的臨床治療效果。
目的:本文觀察了三只做了淚道激光手術的狗淚小管組織,目的是為了解激光術后是否淚道會遺留瘢痕或狹窄。方法:三只成年狗用激光分別點擊了淚小點,淚小管,淚囊。30天內取材。結果:淚道上皮及管道未見損害。結論:淚道YAG激光只要掌握能量和點擊次數(shù),術后不會遺留瘢痕。
目的:為了進一步了解YAG激光在臨床對淚道病的治療情況,預后的觀察隨訪的結果,我們對所做的患者進行分析、總結。材料和方法:我院4月中做了96例淚道激光成形術,本文從臨床,隨訪等方面,通過寫信,電話,回診等進行隨訪、總結。結果:86例中單一部位的堵塞占67%,術后隨訪58%通暢。結論:淚道YAG激光對淚小管、淚總管堵塞治療有一定療效,能解決部分病人的流淚問題。
目的 利用表面增強激光解析離子化飛行時間質譜儀及其配套蛋白質芯片篩選胃癌生物學標志物,初步探討建立的診斷模型在胃癌診斷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用美國Ciphergen公司研制的蛋白指紋圖譜儀和蛋白質芯片檢測40例胃癌患者、20例胃潰瘍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蛋白質的相對含量,用SPSS 11.5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篩選標志物,建立診斷模型。結果 在正常人中未發(fā)現(xiàn)差異蛋白質峰表達; 胃潰瘍患者中僅1例有差異蛋白質峰表達,質荷比分別為5 910和4 095; 在胃癌中共發(fā)現(xiàn)5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蛋白質峰表達,質荷比分別為: 3 300、5 329、4 095、5 910 和8 691。篩選質荷比為4 095、5 910和8 691建立診斷模型,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2.5% 和97.5% 。結論 蛋白指紋圖譜技術在胃癌的早期診斷及篩選生物學標志物方面有很大的價值,值得進一步研究及推廣應用。
目的 探討經(jīng)膽道鏡聯(lián)合鈥激光碎石治療肝內外膽管難取性結石的價值。方法 纖維膽道鏡窺視下用鈥激光碎石治療肝內外膽管難取性結石29例,觀察臨床效果。結果 經(jīng)1~3次膽道鏡下鈥激光碎石治療,28例患者結石全部取盡,1例未完全取凈,成功率為96.55%(28/29); 近期無膽道出血、漏膽、黃疸等并發(fā)癥發(fā)生。26例獲得隨訪,隨訪時間6~20個月,平均13個月,未發(fā)現(xiàn)結石復發(fā)及膽管狹窄。結論 經(jīng)膽道鏡鈥激光碎石是一種治療肝內外膽管難取性結石簡便、安全及有效的方法。
目的 研究P 物質( substance P , SP) 對體外培養(yǎng)的人低分化胃癌細胞MKN45 內游離鈣濃度的影響。方法 在RPMI 1640 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人胃癌細胞系MKN45 ,應用鈣特異性熒光指示劑Furu23/ AM 負載細胞,用ASN21377642 (N K21 受體拮抗劑) 、尼卡地平和不同濃度的SP 作用于人胃癌細胞MKN45 ,采用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觀測胃癌細胞內游離鈣濃度的變化。結果 在Hanks 液(含鈣離子) 中加入10 、50 及100 nmol/ L SP 可以顯著升高胃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 Plt; 0. 05) ,并且呈劑量依賴性( P lt; 0. 05) ; 在無外鈣時,SP 引起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的幅度低于有外鈣時( P lt; 0. 05) ; 在Hanks 液中加入N K21 受體拮抗劑ASN21377642 和鈣通道阻滯劑尼卡地平孵育后,SP 引起胃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的幅度顯著降低,與Hanks 液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lt;0. 05) 。結論 SP 可以顯著升高胃癌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升高源于內鈣釋放和外鈣內流。
目的探討低能量紅激光局部照射對自體移植靜脈內膜增生的影響。方法取80只大鼠,隨機分為單純自體靜脈移植組(對照組,n=40)和低能量紅激光局部照射組(激光組,n=40)。兩組大鼠分別于術后第3 d、7 d、14 d及28 d取移植靜脈段(每時相組各10只)固定,行HE染色、彈力纖維染色及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免疫組化染色,應用光學顯微鏡和計算機圖像分析系統(tǒng)分析測定其內膜厚度和管腔面積。結果術后第3 d,兩組管腔橫截面積及內膜平均厚度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gt;0.05); 激光組術后第7 d、14 d、28 d內膜平均厚度低于對照組(P<0.05),管腔橫截面積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 PCNA免疫組化染色結果顯示,激光組移植靜脈平滑肌細胞(VSMC)增殖受到明顯抑制(P<0.01)。結論低能量紅激光局部照射可以抑制自體移植靜脈內膜及VSMC的增生,減少再狹窄的發(fā)生。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圍術期內皮素(ET)及血流動力學的改變,總結冠心病圍術期的一些變化規(guī)律,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方法 將37例冠心病患者及10例心瓣膜疾病患者依據(jù)不同的手術方式分為5組,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室壁瘤切除術(CABG+LVAN組),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組),非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OPCAB組),激光心肌打孔術(TMLR組),對照組為風濕性心臟病行二尖瓣置換術患者。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別測定術前,主動脈阻斷前(血管移植前或打孔前),主動脈開放時(血管移植結束時或打孔后),心肌再灌注后3 h、6 h、24 h血ET值;并于術前、心肌再灌注后3 h、6 h、24 h測定心排血指數(shù)(CI)。 結果 ET值組內比較:CABG+LVAN組主動脈開放時(69.93±7.20 pg/ml) ,心肌再灌注后3 h(89.99±5.76 pg/ml)、6 h(60.94±8.69 pg/ml)、24 h(68.99±10.30 pg/ml)時ET值顯著高于術前(40.17±13.37 pg/ml, Plt;0.05);CABG組主動脈開放時(66.59±4.86 pg/ml),心肌再灌注后3 h(95.97±10.72 pg/ml)、6 h(61.51±7.65 pg/ml)、24 h(57.85±6.34 pg/ml)均顯著高于術前(43.22±9.13 pg/ml,Plt;0.05);OPCAB組血管移植結束時(66.47±5.90 pg/ml)顯著高于術前(44.80±6.51 pg/ml, Plt;0.05);TMLR組打孔術后無顯著升高;對照組主動脈開放時(69.92±10.80 pg/ml) ,心肌再灌注后3 h(77.99±7.49 pg/ml)、6 h(46.76±7.61 pg/ml)、24 h(52.07±6.94 pg/ml)顯著高于術前(35.14±8.10 pg/ml,Plt;0.05)。組間比較:CABG組心肌再灌注后3 h顯著高于OPCAB組(95.97±10.72 pg/ml vs.59.72±4.81 pg/ml,Plt;0.05)。心肌再灌注后各組CI均較術前明顯增加,CABG組心肌再灌注后3 h CI明顯低于OPCAB組(2.17±0.46 L/min·m2 vs. 3.25±0.05 L/min·m2,Plt;0.05)。 結論 冠心病患者術后ET值均有升高,但各組升高的程度不同。 OPCAB患者術后ET變化較輕,心功能恢復快,對有適應證的患者應盡量選用之; CABG患者ET值變化較明顯,術后心功能恢復較OPCAB患者慢,但多在24 h以內恢復正常;TMLR是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療的有益補充。
目的 用表面增強激光解析離子化飛行時間質譜(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術建立肺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質組構型,并篩選出相對特異標記物,隨訪分析其手術后的動態(tài)變化及意義。方法 肺腺癌患者71例,均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正常志愿者71例,按照性別、年齡、吸煙史與71例肺腺癌患者配對。用弱陽離子交換芯片(WCX2)檢測各血清標本,篩選肺腺癌相對特異性蛋白質峰。隨訪分析71例肺腺癌患者手術后3個月、6個月和9個月血清蛋白質組構型變化。結果 與正常志愿者比較發(fā)現(xiàn)肺腺癌患者有5個顯著高表達的潛在標記物,相對分子量分別為4047、79,4203.99,4959.81,5329.30和7760.12Da;肺腺癌患者手術后血清蛋白質組構型變化的個體差異較大,并與患者病理分期密切相關。結論 SELDI—TOF—MS蛋白質質譜技術是一種快速、簡便易行且高通量的分析方法,能直接篩選出肺腺癌患者血清中相對特異的潛在標記物,且可能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