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朱丹" 16條結果
  • P6刺激對術后惡心嘔吐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較P6(內關穴:NeiGuan)刺激與假刺激/安慰劑/藥物預防術后惡心嘔吐(POVN)的有效性。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1990~2010)、OVID全文數據庫(1990~2010)、EBSCO(1990~2010)、Cochrane 圖書館 (1996~2010)、中國學術期刊網全文數據庫(CNKI,1999~2010),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1990~2010)和High Wire Pres數據庫(1990~2010),手工檢索《中華麻醉學雜志》(1990/2010)、Anastasia等5種中外文期刊。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進行文獻篩選和質量評價后,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結果?最終納入21篇文獻,其中2篇為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4篇為隨機單盲對照研究,其余15篇均為單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 (Ⅱa級)。Meta分析結果顯示:① 與假刺激相比,P6刺激可有效預防術后惡心(開始~研究終止)(Plt;0.000 01)、術后早期惡心(lt;術后6 h)(P=0.000 6)和術后后期惡心(gt;術后6 h)(P=0.001)。② 與假刺激相比,P6刺激也可有效預防術后嘔吐(開始~研究終止)(Plt;0.000 1)、術后早期嘔吐(lt;術后6 h)(P=0.002),但對術后后期嘔吐(gt;術后6 h)無預防作用(P=0.08)。③ 與藥物干預相比,P6刺激預防術后惡心(P=0.29)、嘔吐(P=0.15)的有效性較弱。結論?P6刺激相對于假刺激可有效預防術后早期惡心嘔吐(術后0~6 h)、后期惡心,但對術后后期嘔吐(術后6~12 h)并無預防作用。相對于藥物而言,尚需高質量臨床試驗來證明P6刺激可以取代藥物預防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

    發(fā)表時間:2016-09-07 11: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護理本科生關愛能力現狀及其影響因素調查

    目的 分析護理本科生關愛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為護理本科生關愛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依據。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 4 所醫(yī)學院校護理系護理本科生關愛能力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分層抽樣調查,調查對象為 579 名二、三、四年級護理本科生。結果 護理本科生關愛能力評分為 189.72±19.57 分,在各維度中耐心維度得分最高,勇氣維度得分最低。影響護理本科生關愛能力的因素為:① 與母親關系;② 是否進入臨床實習。結論 關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參與。建議增加臨床實習的時間和機會等途徑提高護理本科生的關愛能力。

    發(fā)表時間:2016-09-07 02:1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鈣化性主動脈瓣疾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鈣化性主動脈瓣疾病是歐美國家最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也逐年升高。主動脈瓣鈣化是多種分子和機制共同參與的復雜病理過程。炎癥不僅與多種疾病相關,也是參與主動脈瓣鈣化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之一,它能調控成骨細胞分化相關因子的表達而促進鈣化損害的進展,因而在瓣膜鈣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心血管事件的危險因素脂質代謝異常也與主動脈瓣鈣化有關,它能誘發(fā)或增強瓣膜局部炎癥反應而促進鈣化進展。對惡性腫瘤進展具有調控作用的非編碼 RNA 亦可從多方面調控主動脈瓣鈣化的相關通路。miRNA 和 lncRNA 等非編碼 RNA 可調控炎癥及成骨細胞分化相關基因的表達而調節(jié)瓣膜鈣化的進程。

    發(fā)表時間:2018-01-31 02:4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先天性左心室室壁瘤致室性心律失常一例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5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米諾環(huán)素對缺氧猴脈絡膜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表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的影響

    目的 觀察缺氧狀態(tài)下猴脈絡膜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RF/6A)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1和VEGFR-2的表達情況及米諾環(huán)素的干預效果。方法 培養(yǎng)RF/6A并將細胞分為正常對照組、缺氧對照組、米諾環(huán)素低劑量組(0.5 mu;mol/L)、米諾環(huán)素中劑量組(5.0 mu;mol/L)、米諾環(huán)素高劑量組(50.0 mu;mol/L)。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VEGFR-1、VEGFR2的mRNA表達和蛋白表達。結果 實時定量PCR檢測結果顯示,各組細胞中VEGFR-1 mRNA的表達水平在24(F=0.17)、48(F=1.53)、72 h(F=2.04)各時間點未發(fā)生顯著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2 h后,米諾環(huán)素低(t=469)、中(t=20.16)、高(t=17.12)劑量組VEGFR2 mRNA表達水平與缺氧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結果顯示,各組均可見表達VEGFR-1、VEGFR-2蛋白的陽性細胞。VEGFR-1蛋白表達水平偏低,染色淺或中度棕色,主要位于內皮細胞胞膜和細胞質中,各組細胞中VEGFR-1蛋白的表達水平在各時間點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 24 h=0.251,F 48 h=0.340,F72 h=0.589;P>0.05);VEGFR-2蛋白表達水平較高,各組內皮細胞胞膜上均可見棕黃色染色物質,細胞質中也見少量表達,缺氧對照組染色強度明顯比正常對照組強,并且與米諾環(huán)素處理各組間VEGFR-2蛋白表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4 h=19.147,F48 h=14.893,F 72 h=11.984;P<0.05)。結論 缺氧RF/6A VEGFR-2表達上調,米諾環(huán)素對其有一定抑制作用。

    發(fā)表時間:2016-09-02 05:1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增生膜再塑型機制的研究

    目的 觀察不同病程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PVR)增生膜中不同細胞成分、細胞外基質(ECM)、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劑(TIMPs)隨病程變化的規(guī)律,探討PVR增生膜的再塑型機制。 方法 病程2個月至8年的孔源性視網膜脫離伴PVR患者的增生膜手術標本16例,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標記增生膜中視網膜色素上皮(RPE)細胞、膠質細胞等不同的細胞成分,纖維連接蛋白(FN)、層粘連蛋白(l aminin)、Ⅰ~Ⅳ型膠原等不同ECM成分,以及MMPs(MMP2、MMP9)和TIMP1,分析不同病程PVR增生膜中各標記成分的變化以及與病程的相關性。 結果 隨PVR病程延長,增生膜中RPE細胞、MMP2、FN表達逐漸減少(P=0.014,P=0.001,P=0.008), 膠質細胞、Ⅰ、Ⅲ型膠原逐漸增多(P=0.022,P=0.001,P=0.008),層粘連蛋白和Ⅱ、Ⅳ型膠原均有表達,但不隨病程變化。RPE細胞、MMP2、纖維連接蛋白的表達與病程呈負相關,膠質細胞、Ⅰ、Ⅲ型膠原的表達與病程呈正相關;MMP2與FN變化呈正相關。MMP9、TIMP1始終都有表達,但不隨病程變化。 結論 在PVR增生膜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增生膜中的RPE細胞、膠質細胞、FN、Ⅰ、Ⅲ型膠原、MMP2參與了PVR的再塑型過程。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06, 22: 308-312)

    發(fā)表時間:2016-09-02 05:5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腫瘤患者預后影響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統(tǒng)評價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對腫瘤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 計算機檢索PubMed、OVID、EBSCO、Cochrane圖書館和CNKI,并手工檢索相關雜志以及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檢索時限為1986~2011年。由兩名評價者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選擇試驗,提取資料和評估方法學質量后,采用RevMan 5.0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最終納入7個研究,合計2 513例患者,7篇文獻Jadad評分均在3分以上。Meta分析結果顯示:全身麻醉復合硬膜外麻醉與單純全身麻醉相比,其患者術后轉移復發(fā)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OR=0.71,95%CI(0.44,1.17),P=0.18]。按腫瘤類型、隨訪時間、術前有無轉移和患者年齡4個因素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顯示在高齡組(≥64歲)和短期隨訪組(≤2年),兩種麻醉方式術后復發(fā)轉移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1.46,95%CI(1.00,2.14),P=0.05;OR=1.55,95%CI(1.06,2.26),P=0.02)],但在結直腸癌組和術前無轉移組兩種麻醉方式的術后復發(fā)轉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00,95%CI(0.62,1.61),P=0.99;OR=1.26,95%CI(0.86,1.86),P=0.23]。結論 硬膜外麻醉聯合全身麻醉與單純全麻相比較,不能降低癌癥患者術后腫瘤復發(fā)轉移率。年齡≥64歲和隨訪時間≤2年的患者應用硬膜外麻醉聯合全身麻醉時,其遠期復發(fā)轉移率明顯低于單純全麻;結直腸癌患者和術前無轉移患者預后無明顯改善。

    發(fā)表時間:2016-09-07 11:0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玻璃體腔注射貝伐單抗與光動力療法治療病理性近視脈絡膜新生血管療效的meta分析

    目的評價玻璃體腔注射貝伐單抗(IVB)與光動力療法(PDT)治療病理性近視脈絡膜新生血管(CNV)的療效。 方法通過對美國國立醫(yī)學圖書館Pubmed、荷蘭醫(yī)學文摘EMBASE及循證對照試驗注冊Cochranc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等數據庫廣泛地檢索文獻,選取以病理性近視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首選治療方案采用IVB與PDT相比較的所有臨床對照研究。對這些臨床對照研究進行meta分析,獲得IVB組和PDT組治療病理性近視CNV的療效。采用漏斗圖、Egger線性回歸法和Begg軼檢驗法分析發(fā)表偏倚。評價指標為最佳矯正視力(BCVA)和中心凹厚度(CFT)。 結果共納入臨床對照研究6篇,共351只眼。351只眼中,IVB組166只眼,PDT組185只眼。漏斗圖、Egger線性回歸法和Begg軼檢驗法均提示無明顯發(fā)表偏倚。治療后3、6、12個月,IVB組患眼視力得到明顯提高。IVB組與PDT組患眼CFT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個月:WMD=-22.49,95% CI為-93.49~48.52,P=0.53;6個月:WMD=-17.34,95% CI為-56.00~21.31,P=0.38;12個月:WMD=-5.32,95% CI為-56.37~45.74,P=0.84)。 結論IVB較PDT可明顯提高病理性近視CNV患眼的BCVA。IVB與PDT在減少病理性近視CNV患眼的CFT方面無明顯差異。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玻璃體腔注射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性視網膜疾病的研究進展

    抗病毒藥物的玻璃體腔注射能夠很快在局部達到有效藥物濃度,減少藥物對全身其他臟器的非特異性損傷,從而高效治療病毒性視網膜疾病。急性視網膜壞死綜合征、進行性外層視網膜壞死、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等疾病應用玻璃體腔注射抗病毒藥物治療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玻璃體腔注射抗病毒藥物可以作為病毒性視網膜疾病治療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在其治療過程中首先使用。如何根據藥物特性減少其注射頻率、降低藥物以及注射相關的并發(fā)癥,提高其對病毒性視網膜疾病的治愈率,仍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合并慢性左心功能不全心外科手術患者的綜合治療

    目的 總結神經內分泌抑制理念下綜合治療心力衰竭合并慢性左心功能嚴重受損患者的臨床經驗。方法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5 月我科共收治左心功能嚴重受損的心外科手術患者 65 例,其中男 49 例、女 16 例,年齡 37~80(61.3±11.4)歲。入選標準為術前超聲心動圖提示左室射血分數(LVEF)<40%,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急性心功能衰竭。對納入患者采用神經內分泌抑制理念下的綜合治療。結果 全組體外循環(huán) 40 例,輔助時間 55~400(148.1± 69.8)min;主動脈阻斷 35 例,阻斷時間 44~203(95.7±39.6)min。使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輔助 3 例。住院死亡 2 例(3.1%)。隨訪 1~27(13.4±6.4)個月,心功能明顯改善,心臟明顯縮小。三腔起搏器植入 4 例,再入院 2 例,隨訪死亡 2 例(3.1%),再次心血管事件 2 例,無再次手術,其余有癥狀不穩(wěn)定者經門診藥物劑量調整均能穩(wěn)定。結論 初步臨床結果表明神經內分泌抑制理念下綜合治療合并慢性左心功能嚴重受損的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降低住院死亡率,提高生活質量。

    發(fā)表時間:2018-03-28 03: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