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廖威明" 12條結果
  • 膠原復合梯度TCP 修復關節(jié)軟骨的形態(tài)學觀察

    目的 采用新型雙向三維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膠原復合梯度TCP(collagen complex TCP,Col/TCP)對兔關節(jié)軟骨缺損進行修復,并對再生軟骨進行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 方法 取30 只成年大白兔,體重2.0 ~ 2.5 kg,雌雄不限,于雙側股骨外側髁制作關節(jié)軟骨缺損模型。于右側植入Col/TCP 修復缺損,作為實驗組,左側不予處理作為對照組。術后4、6、8、12 和24 周分別處死6 只動物,取股骨外側髁關節(jié)面行大體、組織學、透射電鏡及Ⅱ型膠原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采用Wakitanifa 法軟骨組織形態(tài)學評分評價修復組織質量。 結果 大體觀察:實驗組術后4 周,缺損區(qū)由白色組織完全充填,表面較光滑,有光澤;12 周,修復關節(jié)軟骨組織與周圍正常軟骨基本一致,且與關節(jié)下骨結合緊密;24 周,再生軟骨未見明顯退變。對照組觀察期內(nèi)均未見軟骨組織形成,缺損由纖維組織填充,修復組織表面粗糙,與正常組織界線清楚。實驗組術后4、6、8、12 和24 周組織學評分分別為(7.60 ± 0.98)、(5.69 ± 0.58)、(4.46 ± 0.85)、(4.35 ± 0.12)、(4.41 ±0.58)分,對照組分別為(10.25 ± 1.05)、(9.04 ± 0.96)、(8.96 ± 0.88)、(8.88 ± 0.68)、(8.66 ± 0.54)分;Ⅱ型膠原含量實驗組分別為0.28% ± 0.01%、0.59% ± 0.03%、0.68% ± 0.02%、0.89% ± 0.02%和0.90% ± 0.01%,對照組為0.08% ± 0.02%、0.09% ±0.04%、0.11% ± 0.03%、0.25% ± 0.03% 和0.29% ± 0.01%;兩組各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透射電鏡觀察實驗組可見典型軟骨細胞,而對照組為粗大膠原纖維,細胞少見。 結論 雙向三維可降解生物活性材料Col/TCP 在動物體內(nèi)可誘導關節(jié)軟骨缺損后的軟骨修復。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數(shù)字化術前計劃在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患者髖臼重建中的作用

    目的評價數(shù)字化術前計劃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療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development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髖臼重建的作用。方法將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并符合選擇標準的42例DDH患者納入研究,根據(jù)術前計劃方法不同隨機分為兩組,其中23例(A組)行常規(guī)術前影像學分析,19例(B組)采用TraumaCad軟件進行術前計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DDH分型及術前Harri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于術后7 d復查骨盆標準前后位X線片,采用TraumaCad軟件測量髖臼假體水平距離、垂直距離、影像學前傾角、影像學外傾角和假體大小,比較兩組髖臼假體放置合格率,以及B組術前預測和實際放置假體大小符合率。 結果A、B組手術時間分別為(119.25 ± 47.16)、(155.31 ± 84.03)min,術中出血量分別為(410.00 ± 200.39)、(387.50 ± 251.99)mL,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3例發(fā)生并發(fā)癥,其中A組切口感染1例,假體前脫位1例;B組假體后脫位1例?;颊呔@隨訪,A組隨訪時間1年1個月~4年1個月,平均2年8個月;B組1年3個月~4年,平均2年7個月。末次隨訪時,A組Harris評分為(91.09 ± 5.35)分,B組為(91.72 ± 3.48)分,均較術前顯著提高(P lt; 0.05);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1,P=0.69)。TraumaCad軟件測量示,B組髖臼假體放置合格率為78.95%(15/19),明顯高于A組的43.48%(10/23)(χ2=5.43,P=0.02)。B組髖臼假體術前預測大小與實際放置符合率為68.42%(13/19)。 結論THA治療DDH時數(shù)字化術前計劃能進一步優(yōu)化髖臼重建。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10:5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含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的新型磷酸鈣骨水泥體內(nèi)降解性能研究

    目的 探討含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的新型磷酸鈣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CPC/PLGA)體內(nèi)降解性能,為臨床試驗奠定基礎。 方法按照45%磷酸氫鈣、45%部分結晶磷酸鈣、10% PLGA比例,制備CPC/PLGA。健康成年新西蘭兔32只,體重2.2~3.0 kg,雌雄各半;隨機分為CPC/PLGA組(實驗組,n=17)及CPC組(對照組,n=15)。兩組實驗動物制備雙側股骨內(nèi)側髁直徑4.5 mm、深1.5 cm骨缺損模型,右側骨缺損分別采用CPC/PLGA及CPC修復,左側不作處理作為空白對照。術后觀察實驗動物一般情況,術后2、4、8、16、24周兩組取材行組織學觀察、骨形態(tài)計量學分析,術后8周及16周實驗組取材行掃描電鏡觀察。 結果實驗動物均存活至實驗結束。組織學觀察顯示,隨時間延長,實驗組CPC/PLGA逐漸降解,并有新生骨小梁從邊緣長入其中,并且增粗、增長,24周時材料基本降解,被新生骨小梁取代;對照組CPC降解明顯較實驗組延遲。實驗組術后總骨組織含量百分比為44.9% ± 23.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5.7% ± 10.9%(t=3.302,P=0.001);實驗組術后4周骨組織含量百分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8、16、24周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掃描電鏡觀察結果顯示,實驗組術后8周CPC/PLGA降解后形成孔徑為100~300 μm孔隙;隨著時間延長,16周時新生骨小梁長入孔隙內(nèi),并與殘余骨水泥牢固結合。 結論CPC/PLGA植入兔體內(nèi)后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有望成為一種良好骨移植材料。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2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重建股骨偏心距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骨盆穩(wěn)定性的影響

    目的? 探討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股骨偏心距對行走過程中骨盆穩(wěn)定性的影響。? 方法 2000 年1 月- 2005 年 12 月,29 例患者行單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男 10 例,女 19 例;年齡 33 ~ 75 歲,平均 64.3 歲。左髖 15例,右髖 14 例。隨訪時間 5 ~ 10 年,平均 7.7 年。末次隨訪時 Harris 評分為 90 ~ 100 分,平均 97 分。末次隨訪時行標準骨盆正位 X 線片檢查,測量雙側股骨偏心距,計算股骨偏心距比(femoral offset ratio,F(xiàn)OR);根據(jù)測量結果將患者分為兩組, A 組:術側股骨偏心距小于健側, 10 例; B 組:術側股骨偏心距大于健側, 19 例。行三維步態(tài)分析,采集行走時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并對FOR與傾斜角度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 結果 A組FOR 為0.81 ± 0.08, B組FOR為1.27 ± 0.15。A 組患肢單腿支撐相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為(— 0.42 ± 0.91)°,B 組為(1.02 ± 0.94)°,健側為(1.15 ± 0.85)°。A 組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與 B 組、健側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B 組與健側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骨盆在冠狀面的傾斜角度與FOR成正相關(r =0.534, P=0.003),回歸方程為: y= — 2.551 + 2.781x。? 結論 重建股骨偏心距是避免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臀中肌無力及改善步態(tài)的重要因素。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中髕股關節(jié)軌跡運行不良的糾正

    目的 總結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糾正髕股關節(jié)軌跡運行不良的方法。 方法 2000 年1 月- 2007 年5 月,對48 例49 膝TKA 中出現(xiàn)髕股關節(jié)軌跡運行不良患者采用平衡髕骨內(nèi)外側支持帶張力、適當調整脛骨假體位置或重建髕韌帶止點的方法進行糾正?;颊呔鶠榕裕荒挲g53 ~ 76 歲,平均66.8 歲。病程6 ~ 23 年,平均16.2 年。其中骨性關節(jié)炎37 例38 膝,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1 例11 膝?;枷ゾ胁煌潭认ネ夥兔劰峭庑巍Oネ夥菫?3 ~ 42°,平均33°;Q 角為16 ~ 23°,平均19°。23 例有8 ~ 35° 屈曲畸形,平均22°。術前膝關節(jié)KSS 評分21 ~ 51 分,平均32 分;KSS 功能評分29 ~ 45 分,平均33 分。 結果 術中髕股關節(jié)運行軌跡恢復正常,髕骨未再出現(xiàn)向外脫位傾向。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所有患者術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7 ~ 82 個月,中位隨訪時間52 個月。膝關節(jié)外翻畸形均獲得矯正,3 例殘留5° 左右的屈曲畸形,重建的髕韌帶未出現(xiàn)撕裂或斷裂現(xiàn)象。術后膝關節(jié)KSS 評分為76 ~ 89 分,平均82 分;KSS 功能評分為81 ~ 90 分,平均85 分。術后至隨訪期末X 線片均顯示人工關節(jié)位置正常。 結論 TKA 中出現(xiàn)髕股關節(jié)軌跡運行不良時,平衡髕骨內(nèi)外側支持帶張力、適當調整脛骨假體位置或重建髕韌帶止點是糾正這一現(xiàn)象的有效方法,對膝關節(jié)的功能康復無不利影響。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變異髖臼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中髖臼假體選擇性上移安置的初步療效分析

    目的探討變異髖臼的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髖臼假體選擇性上移放置的方法及療效。 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26例(26髖)擬行THA的變異髖臼患者。男5例,女21例;年齡35~67歲,平均52.3歲。左髖11例,右髖15例。其中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發(fā)育不良22例,股骨頭缺血性壞死3例,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1例。術前Harris評分為(45.85±10.04)分。常規(guī)行骨盆正位、患側股骨正側位X線片、骨盆CT平掃及三維重建檢查,采用TraumaCad軟件進行術前設計。THA術中在盡量接近真臼位置且避免大量結構性植骨前提下,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上移旋轉中心,使髖臼假體能獲得70%以上骨性包容,旋轉中心上移不超過15 mm。 結果11例患側旋轉中心基本與健側一致(5 mm以內(nèi));余15例行旋轉中心上移,其中上移5~10 mm 8例,10~15 mm 7例。術中無骨折及神經(jīng)損傷;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無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fā)癥發(fā)生。1例術后3 d發(fā)生關節(jié)脫位,經(jīng)手法復位保守治療后無再脫位?;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5~71個月,平均34個月。末次隨訪時,Harris 評分達(91.42±3.59)分,較術前顯著提高(t=20.099,P=0.000);其中旋轉中心基本與健側一致、上移5~10 mm、10~15 mm者Harris評分分別為(92.09±4.04)、(91.25±2.82)和(90.57±3.95)分,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0.377,P=0.690)。X線片復查示,隨訪期間假體均無松動、下沉。 結論變異髖臼THA中以髖臼假體旋轉中心盡可能放置在接近真臼位置前提下,適當上移(≤15 mm)假體以獲得至少70%骨性包容和良好自身穩(wěn)定性,可獲得滿意中期療效,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隨訪觀察。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氨甲環(huán)酸對初次同期雙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討氨甲環(huán)酸(tranexamic acid,TXA)對初次同期雙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simultaneous bilater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SBTHA)圍術期輸血率、顯性失血量及術后并發(fā)癥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 2010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 72 例行初次 SBTHA 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48 例于術前 5~10 min 靜脈滴注 TXA(15 mg/kg)(試驗組),24 例未使用 TXA(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疾病類型、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合并內(nèi)科疾病以及術前住院時間、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血小板計數(shù)、凝血功能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以及術后輸血率、引流量、顯性失血量、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住院時間。結果試驗組手術時間中位數(shù)為 208.0 min,對照組為 202.5 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046,P=0.295)。術后試驗組輸血 26 例(54.2%)、對照組 21 例(87.5%),兩組輸血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843,P=0.005);但兩組輸注的懸浮紅細胞以及血漿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中失血量中位數(shù)為 550 mL、對照組為 600 mL,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1.378,P=0.168)。試驗組術后引流量為(542±269)mL、顯性失血量中位數(shù)為 1 050 mL,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710±316)、1 270 mL(P<0.05)。術后試驗組出現(xiàn) 1 例切口周圍皮膚張力性水皰、1 例一側下肢麻木及肌力減退、1 例腔隙性腦梗死,對照組出現(xiàn) 1 例切口周圍皮膚瘀斑、1 例雙側下肢麻木及肌力減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均未出現(xiàn)肺栓塞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試驗組術后住院時間及總住院時間中位數(shù)分別為 9.0、13.0 d,對照組分別為 9.0、13.0 d,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初次 SBTHA 患者,使用 TXA 可以降低輸血率及圍術期顯性失血量,具有良好止血作用;同時不增加切口并發(fā)癥、靜脈栓塞形成發(fā)生率及住院時間,具有一定安全性。

    發(fā)表時間:2020-07-27 07:3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氨甲環(huán)酸聯(lián)合不同抗凝藥對初次單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研究

    目的比較氨甲環(huán)酸(tranexamic acid,TXA)抗纖溶后應用速碧林、克賽、拜瑞妥及艾樂妥對初次單側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止血效果及安全性的影響,以期探索最佳療效的抗凝藥。方法回顧分析 2014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收治的 184 例行初次單側 THA 且手術切皮前靜脈滴注 15 mg/kg TXA,術后應用速碧林、克賽、拜瑞妥或艾樂妥的患者臨床資料。其中速碧林組 46 例、克賽組 45 例、拜瑞妥組 47 例、艾樂妥組 46 例。4 組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量、體質量指數(shù)、髖關節(jié)疾病類型、合并癥、麻醉方式、手術時間及術前實驗室指標(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血容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各組圍術期血液資料(總失血量、隱性失血量、顯性失血量、術后引流量、術后血紅蛋白最大丟失量及輸血率)和并發(fā)癥(切口并發(fā)癥、出血并發(fā)癥、血栓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4 組患者圍術期總失血量、隱性失血量、顯性失血量、術后引流量、術后血紅蛋白最大丟失量及輸血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并發(fā)癥比較顯示,拜瑞妥組發(fā)生 1 例(2.1%)切口紅腫,其余 3 組各發(fā)生 1 例(2.2%)切口愈合不良,4 組均無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各組切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速碧林組出現(xiàn) 2 例(4.3%)出血事件(1 例為右腹股溝血腫、1 例為左小腿前方出現(xiàn)皮下瘀斑),其余 3 組未發(fā)生出血事件,各組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12,P=0.132)。速碧林組出現(xiàn) 1 例(2.2%)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其余 3 組未發(fā)生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各組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789,P=0.425);4 組均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肺動脈栓塞發(fā)生。結論TXA 抗纖溶后使用速碧林、克賽、拜瑞妥和艾樂妥,對初次單側 THA 止血效果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影響無明顯差異。臨床上經(jīng) TXA 抗纖溶后可任意選擇 4 種抗凝藥之一來預防血栓形成,均具有一定安全性。

    發(fā)表時間:2021-01-07 04:5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初次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中遠期療效

    目的探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行初次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術后的中遠期療效。 方法1990年1月-2006年6月,對42例(51髖)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行初次THA。男15例(18髖),女27例(33髖);年齡22~70歲,平均36.9歲。左側29髖,右側22髖。其中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11例(13髖),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6例(22髖),強直性脊柱炎15例(16髖)。髖關節(jié)置換原因:股骨頭缺血性壞死26例(34髖),髖關節(jié)僵硬15例(16髖),股骨頸骨折1例(1髖)。術前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為(32.49 ± 9.50)分;簡明健康調查量表(SF-36量表)中體能方面總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為(25.53 ± 4.46)分,精神方面總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為(42.28 ± 6.27)分。 結果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2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5~21年,平均9.1年。末次隨訪時Harris評分為(89.25 ± 8.47)分; SF-36量表評分PCS為(51.35 ± 4.28)分, MCS為(55.29 ± 8.31)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并發(fā)癥包括跛行(4例)、假體脫位(2例2髖)、假體周圍骨折(1例1髖)、假體無菌性松動(2例2髖)以及異位骨化(3例3髖)。 結論對于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髖關節(jié)功能喪失,采用THA治療可獲得較好療效。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3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人脂肪來源干細胞成軟骨分化過程中成軟骨相關微小RNA表達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討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人脂肪來源干細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s)誘導成軟骨分化過程中的表達規(guī)律及其影響軟骨分化的可能機制。 方法取行抽脂術或其他腹部手術患者自愿捐贈的脂肪組織,分離、培養(yǎng)hADSCs并鑒定。取第3代細胞成軟骨分化,倒置相差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tài),于誘導21 d行阿爾新藍染色觀察軟骨形成情況,誘導0、7、14、21 d行ELISA檢測成軟骨相關蛋白Ⅱ型膠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Ⅱ,Col2a1)、蛋白聚糖(Aggrecan)、Col10a1以及硫酸軟骨素表達。采用基因芯片技術篩選hADSCs成軟骨誘導前及誘導后21 d差異性表達miRNA,并預測篩選出的miRNA靶基因。 結果實驗成功培養(yǎng)hADSCs,經(jīng)成軟骨誘導培養(yǎng)后,隨時間延長可形成軟骨球;21 d阿爾新藍染色呈陽性;hADSCs成軟骨誘導后7、14、21d,Col2a1、Aggrecan、Col10a1及硫酸軟骨素表達水平均較成軟骨誘導前hADSCs顯著增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蛐酒夹g共篩選出11個差異性表達miRNA,其中7個miRNA表達上調,4個miRNA表達下調。篩選出的成軟骨相關miRNAs預測靶基因可能參與了干細胞成軟骨分化、增殖、凋亡、細胞周期調控,以及介導細胞內(nèi)級聯(lián)反應和自我更新等。 結論實驗篩選出11個成軟骨分化差異性表達超過2倍的miRNAs,并對其靶基因進行預測,加深了對hADSCs成軟骨分化機制的理解,為定向控制hADSCs成軟骨分化及篩選組織工程改良種子細胞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