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觀察人胎盤MSCs(placental-derived MSCs,PMSCs)對異基因小鼠皮膚移植的影響。 方法取自愿捐贈人胎盤胎兒側組織,分離培養(yǎng)PMSCs,并以第3代細胞進行實驗。選擇30只6~8周齡C57BL/6小鼠作為受體,背部制作直徑12 mm圓形皮膚缺損;以1~2日齡Vr∶CD1(ICR)乳鼠皮膚作為供體,建立小鼠異基因皮膚移植排斥模型。將30只受體小鼠隨機分為3組,每組10只。A組為自體皮膚移植組,B組為同種異體皮膚移植+ PBS尾靜脈注射組,C組為同種異體皮膚移植+人PMSCs(1 × 105個/只)尾靜脈注射組。觀察各組移植皮片成活情況,檢測術后7 d受體小鼠血液白細胞數量、腹腔液巨噬細胞活化率,采用ELISA、RT-PCR法檢測受體小鼠血液、脾臟中IL-4、IL-17及IFN-γ表達量的變化。 結果A、B、C組移植皮片成活時間分別為(58.33 ± 4.04)、(3.80 ± 0.92)、(6.80 ± 0.82) d,A組明顯優(yōu)于B、C組,C組優(yōu)于B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7 d,A、B、C組小鼠血液白細胞計數分別為(6.32 ± 0.45)× 109/L、(7.45 ± 0.52)× 109/L、(6.35 ± 0.39)×109/L ,A、C組顯著低于B組(P lt; 0.05),A、C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A、B、C組小鼠巨噬細胞活化率分別為6.87% ± 2.40%、7.84% ± 0.44%、15.98% ± 2.87%,C組顯著高于A、B組(P lt; 0.01)。ELISA檢測示,3組血液中IL-4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C組IL-17和IFN-γ含量顯著低于B組(P lt; 0.05);B組IFN-γ含量明顯高于A組(P lt; 0.05);其余各指標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RT-PCR檢測示, B、C組IL-4、IL-17和IFN-γ mRNA相對表達量與A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C組IL-4和IFN-γ mRNA相對表達量明顯低于B組(P lt; 0.05),IL-17 mRNA相對表達量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 結論異基因小鼠皮膚移植后尾靜脈注射人PMSCs可抑制免疫排斥反應,其機制可能與減少IL-17及IFN-γ等相關細胞因子分泌有關。
目的 雷公藤甲素具有抗排斥作用,探討其在同種異體肌腱移植修復雞肌腱缺損中的作用。 方法 4 月齡健康清潔級雄性來亨雞64 只,體重1.9 ~ 2.3 kg,取右足第3 足趾肌腱制備肌腱缺損模型并行同種異體肌腱修復。根據是否給予雷公藤甲素,隨機分為兩組(n=32)。實驗組術后給予雷公藤甲素100 μg/(kg·d),共3 周;對照組正常喂養(yǎng)。術后觀察動物一般情況,于1、2、3、4 周各組取4 只動物大體觀察移植肌腱情況,其中1、3 周取材行組織學觀察、2、4 周行透射電鏡觀察。術后3、6 周各組另取8 只動物采血行流式細胞學檢測,取肌腱行生物力學檢測。 結果 術后實驗動物均存活至實驗完成。標本大體觀察顯示,隨時間延長,兩組肌腱周圍充血、水腫緩解,實驗組見疏松粘連帶,對照組為廣泛致密纖維組織粘連帶。組織學觀察示,術后1、3 周實驗組炎性反應均較對照組輕。透射電鏡觀察示,術后2、4 周,實驗組成纖維細胞核大,常染色質豐富,異染色質較少;對照組成纖維細胞細胞質內有少量粗面內質網,腔小,內容物少。術后3、6 周,實驗組CD4+、CD8+ T 淋巴細胞均較對照組少,CD4+/CD8+ T 淋巴細胞比值低于對照組;實驗組肌腱最大拉伸斷裂強度大于對照組,拉斷粘連帶功耗小于對照組;以上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雷公藤甲素可以降低雞同種異體肌腱移植中的免疫排斥反應,增強肌腱愈合強度,減輕肌腱粘連程度。
目的 了解同種異體復合組織移植的免疫研究進展。 方法 查閱相關文獻,對同種異體復合組織移植的免疫特點、實驗進展、臨床經驗等進行總結。 結果 同種異體復合組織位于體表,包含組織成分復雜,抗原性高。其移植后在免疫抑制劑用藥方案、排斥反應的診斷以及慢性排斥反應發(fā)生率等許多方面同內臟器官移植有不同的特點。 結論 在下一步研究中,應吸取同種異體復合組織移植獨特的經驗教訓,在誘導耐受、局部用藥、排斥診斷等方面樹立同種異體復合組織的獨特標準。
目的 組織工程皮膚已逐漸應用于臨床,但其免疫原性仍存在爭議。通過重度聯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重建人免疫系統(tǒng),觀察移植的組織工程皮膚的免疫排斥情況。 方法 按朱堂友等的方法體外構建組織工程皮膚和無細胞真皮基質。取雄性4 ~ 6 周齡SCID 小鼠20 只,體重16 ~ 17 g,隨機分為4 組(n=5)。A、B、C 組于小鼠側腹部切除1 cm × 1 cm 大小全層皮膚后,A 組移植組織工程皮膚,B 組移植自愿捐贈的人包皮,C 組將無細胞真皮基質埋植皮下;D 組為正常對照,不作處理。移植術后2 周A、B、C 組取材行HE 染色,觀察各移植材料存活情況。并于各組小鼠腹腔注射3 × 107 個人脾淋巴細胞,4 周內定期行大體、組織學、免疫組織化學、人IgG 免疫熒光染色,觀察是否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 結果 HE 染色示A 組組織工程皮膚具有真、表皮雙層結構,類似人正常皮膚組織;B 組人包皮仍保持人皮膚的正常組織結構;C 組無細胞真皮基質位于原位,無明顯被降解跡象。植入人脾淋巴細胞后,A、C、D 組HE 染色未見明顯炎性細胞浸潤;同時間點B 組炎性細胞浸潤程度均明顯高于其他3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A 組植入人脾淋巴細胞2 周后表皮全層細胞抗人角蛋白14 單克隆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mAb)染色陽性,抗人Ⅳ型膠原mAb 染色陽性;A、C、D 組抗人CD3、CD4、CD8 mAb 染色均未見陽性細胞;B 組2 周后真皮、皮下組織中大量抗人CD3、CD4 和CD8 mAb 染色陽性細胞。A、C、D 組于植入人脾淋巴細胞后人IgG 免疫熒光染色均未見陽性結果;B 組3 周后真皮深部大血管管壁人IgG mAb 免疫熒光染色陽性。 結論 組織工程皮膚免疫原性較弱,植入SCID 小鼠后未見明顯的免疫排斥反應。
目的 綜述克服異種移植免疫排斥的方法。 方法 廣泛查閱近年國內外克服異種移植免疫排斥的相關文獻,并進行總結與分析。 結果 目前對異種移植免疫排斥機制和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研究,為解決異種移植免疫排斥提供了新的思路。 結論 異種器官移植應用于臨床僅是時間問題。
目的 探討玻璃化凍存組織工程肌腱植入大鼠體內修復跟腱缺損后不同時期,大鼠的免疫排斥反應及對肝、腎、心血管功能的影響。 方法 抽取1 周齡SD 大鼠尾腱,采用組織塊法培養(yǎng)肌腱細胞。取第2 ~ 4 代肌腱細胞,以5 × 106 個/mL 細胞密度接種至長1.5 cm 生物衍生肌腱材料,復合培養(yǎng)構建組織工程肌腱。采用21%DMSO 作為玻璃化凍存保護液,Eurocollins solution 作為4℃條件下預冷液和洗脫液的基礎液體,按自制的玻璃化凍存方法凍存。健康SD大鼠72 只,雌雄不限,體重210 ~ 230 g。隨機分成A(n=32)、B(n=32)、C(n=8)3 組。A、B 組實驗動物于跟腱中段制備長約0.5 cm 肌腱缺損模型,分別將玻璃化凍存后及未凍存的組織工程肌腱移植修復缺損肌腱;C 組大鼠未手術,為正常對照。術后2、4、6、8 周,行大體觀察、肝、腎及心血管功能檢測;術后2、4、6 周行血清免疫學檢測。 結 果 A、B 組植入部位均未見組織壞死、積液及化膿感染;術后2 周,A、B 組均出現粘連現象,4 ~ 6 周逐漸好轉,8 周未見明顯粘連,新生組織連續(xù)性完整,肌腱橋接部已愈合,與正常肌腱類似。術后2、4、6 周,血清中IgG 和IgM 含量A、B、C 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肝功能檢測:A 組術后4 周,B 組術后4、6 周,谷草轉氨酶均低于C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其余各時間點A、B 組谷草轉氨酶與C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各時間點A、B 組谷丙轉氨酶、ALP、直接膽紅素和總膽紅素與C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腎功能檢測:術后2 周,A 組血清白蛋白和B 組肌酐明顯下降,與C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術后4、6、8 周,A、B 組各指標濃度與C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心血管功能檢測:A 組各時間點血糖、甘油三酯、膽固醇與C 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B 組術后8 周甘油三酯與C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玻璃化凍存的組織工程肌腱植入大鼠體內修復跟腱缺損,未引起明顯免疫排斥反應,對肝、腎及心血管功能無明顯影響。
目的 觀察經雷公藤預處理大鼠異體神經移植后髓鞘損傷程度及急性期免疫排斥反應,探討雷公藤早期免疫抑制作用及合適用藥濃度。 方法 取60 只3 月齡雄性SD 大鼠制備右側坐骨神經干缺損模型,隨機分為A、B、C、D、E 組5 組(n=12)。取18 只3 月齡雄性Wistar 大鼠,切取雙側坐骨神經干約15 mm,置入含200、400、800 mg/L 雷公藤多甙細胞保存液(各濃度組浸泡12 條神經),4℃下浸泡24 h,作為A、B、C 組神經修復供體,修復神經缺損;另取6 只3 月齡Wistar 大鼠,切取12 條新鮮坐骨神經橋接于D 組神經缺損處;E 組將切下的自體坐骨神經立即行原位縫合。術后不同時間對移植神經行大體、光鏡、電鏡觀察,檢測髓鞘堿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變化及免疫組織化學分析移植物CD4+、CD8+ T細胞入侵情況。 結果 術后1 周,A、B、C組神經纖維形態(tài)及結構較完整,炎性細胞浸潤程度較D組輕;術后1、2、4 周,A、B、C 組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結果相似,移植神經片段外形及結構清晰,與周圍結締組織粘連均較D 組輕;術后48 h 及1、2、4 周,各組均有不同程度髓鞘損傷,各時間點坐骨神經MBP 含量B 組最接近E 組,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術后1、4 周,A、B、C 組CD4+、CD8+ 分子的IA 值與D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雷公藤能有效降低異體神經移植術后早期急性排斥反應,對髓鞘發(fā)揮一定的保護作用。
目的 觀察運用新鮮及冷凍異體關節(jié)移植修復關節(jié)毀損的效果。方法 1977年3月~1993年9月,對13例16個關節(jié)創(chuàng)傷性毀損患者進行異體關節(jié)移植修復手術。男9例,女4例;年齡17~55歲。其中掌指關節(jié)5例5個關節(jié),指間關節(jié)6例9個關節(jié),共11例14個關節(jié);肘關節(jié)2例,共2個關節(jié)。指間關節(jié)及掌指關節(jié)均為機器擠壓傷,2例肘關節(jié)為車禍傷,所有患者均為創(chuàng)傷致關節(jié)毀損。臨床隨機分為兩組,A組7例8個關節(jié)于關節(jié)畸形愈合后行新鮮異體關節(jié)移植,B組6例8個關節(jié)傷后即時行冷凍處理后異體關節(jié)移植。于傷后即時至6個月行異體關節(jié)移植術。術后對移植關節(jié)的活動度、X線片表現及術后8周行免疫學檢測。結果A組骨性愈合時間為5~8個月,B組骨性愈合時間為4~6個月。A組術后2年,掌指關節(jié)屈曲度為30~40°,指間關節(jié)屈曲度為20~30°;術后6~7年,屈曲度僅有10~20°;新鮮肘關節(jié)移植1例術后屈肘60°,伸肘0°,前臂旋前30°,旋后30°。B組術后2年,掌指關節(jié)屈曲度為60~70°,指間關節(jié)屈曲度為40~50°;術后6~7年,屈曲度仍有40~50°;冷凍異體肘關節(jié)移植1例術后屈肘90°,伸肘0°,前臂旋前45°,旋后45°。B組關節(jié)活動度、X線片表現明顯優(yōu)于A組。兩組免疫學比較:A組IL-2為21.64±3.99,CD4/CD8為3.88±0.82。B組IL-2為16.63±3.11,CD4/CD8為2.53±0.23。A組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以恢復關節(jié)的外形、運動及綜合性活動而言,冷凍異體骨修復骨關節(jié)缺損為一種較好的方法。
目的〓〖HTSS〗探討移植段氣管去除上皮細胞和腺體細胞后異體、異位 移植排斥反應的強弱?!糎TH〗方法〓〖HTSS〗25只雄性SD大鼠作為供體,制備新鮮移植 段氣管、冷凍移植段氣管 和去上皮細胞移植段氣管。取制備的新鮮移植段氣管40個平均分為4組,分別用0、01、 0 3和05 mg/ml的蛋白酶〖HT5”,7〗Ⅹ〖KG-3〗Ⅳ〖HT5”〗溶液,4℃浸 泡12 h,根據鏡下移植段氣管上皮細胞和腺體細胞脫落情況及軟骨細胞破壞程度確定蛋白酶 〖HT5”,7〗Ⅹ〖KG-3〗Ⅳ〖HT5”〗的最佳濃度。另取30只雄性SD大鼠作受體 ,均分成3組,分別為:新鮮氣管移植組(A組)、冷凍氣管移植組(B組)及去上皮細胞移 植組(C組),n=10。行左上腹旁正中切口,提出大網膜包繞各移植段氣管,于21 d后 取出移植段氣管,行組織學觀察及 淋巴細胞浸潤測定?!糎TH〗結果〓〖HTSS〗03 mg/ml蛋白酶〖HT5”,7〗Ⅹ〖KG- 3〗Ⅳ〖HT5”〗能去除移植段氣管上皮細胞及腺體細胞,而對 軟骨細胞無明顯損壞。異體植入大鼠腹腔的3組氣管軟骨均成活,血運建立,其中A組管腔內 有肉芽組織,出現壞死、實變;B組有少量肉芽組織;C組管腔內無肉芽組織。 A、B、C 3組淋巴細胞浸潤分別為29.16±2.69、15.17±2.19和11.56±0.87個/Hp,A組與 B、C組比較及B組與C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排斥反應強弱為: A組gt;B組gt;C組。〓 〖HTH〗結論〓〖HTSS〗03 mg/ml蛋白酶〖HT5”,7〗Ⅹ〖KG-3〗Ⅳ〖HT5”〗,4 ℃,浸泡12 h的移植段氣管,能完全脫上 皮細胞和腺體,對軟骨細胞基本無損傷,與冷凍法比較去抗原作用更好。一期異體大 網膜包裹異位移植后,血運重建且移植段氣管成活。
目的 了解Toll樣受體(TLRs)信號傳導通路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進展。方法 通過文獻檢索并總結TLRs及其配體結構、功能的特點,就近年來TLRs信號傳導通路在動物實驗和臨床器官移植中的作用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結果 TLRs在器官移植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TLRs的活化可激活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使移植物發(fā)生缺血再灌注損傷、急性排斥反應和慢性排斥反應,同時也可通過TLRs誘導免疫耐受。早期治療措施的干預可減少器官移植中移植物因缺血再灌注損傷所致的TLRs激活,從而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同時,針對TLRs及其介導的信號傳導通路的相關免疫抑制靶點研發(fā)出的高效免疫抑制藥物可減輕器官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損傷和免疫排斥反應。結論 TLRs信號傳導通路在缺血再灌注損傷、免疫排斥及免疫調節(jié)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