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 心胸外科, 成都 610083;

目的 探討動脈導管未閉(PDA)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PH)患者外科手術治療與介入封堵治療的適應證和治療效果。 方法 回顧分析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30例PDA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14~41歲,平均年齡25.8歲。18例行外科手術治療,12例行介入封堵治療。 結果 經外科手術和介入封堵治療患者術后即刻的肺動脈收縮壓(608±120 mm Hg vs. 100.2±14.2 mm Hg; 60.3±11.6 mm Hg vs. 108.4±17.6 mm Hg)和平均肺動脈壓(401±98 mm Hg vs. 76.1±11.3 mm Hg; 40.2±10.5 mm Hg vs. 79.5±13.6 mm Hg)均較術前明顯降低(P lt;0.05)。術后4例手術患者中有2例出現(xiàn)聲音嘶啞,2例殘余分流;介入封堵治療患者術后未出現(xiàn)明顯并發(fā)癥。隨訪29例,隨訪時間3個月~2年;1例失訪。隨訪期間患者無明顯胸悶、氣促等,超聲心動圖檢查大動脈水平未探及殘余分流,1例術前伴有心房顫動的患者在封堵術后2個月時猝死,死亡原因不明。28例患者術后90 d復查超聲心動圖提示:肺動脈收縮壓均較術前明顯降低(P lt;0.05),兩種治療方法的療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0.05)。 結論 介入封堵治療PDA合并重度PH的患者與外科手術治療相比較具有創(chuàng)傷小、風險小、并發(fā)癥少和恢復快等優(yōu)點,尤其是介入封堵治療可行試驗性封堵,對鑒別動力性和阻力性PH具有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但一些特殊類型的PDA患者仍需外科手術治療。

引用本文: 丁盛,劉寶玉,俞永康,等. 動脈導管未閉合并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的介入與外科治療.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0, 17(3): 250-251. doi: 復制

版權信息: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華西期刊社《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