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金 1,2 , 何春念 3 , 周健 1,2 , 陈伟 1,2 , 聂开瑜 1,2 , 魏在荣 1,2 , 常树森 1,2
  • 1.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贵州遵义 563003);
  • 2. 遵义医科大学组织损伤修复与再生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贵州遵义 563003);
  • 3.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日间手术病房(贵州遵义 56300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尺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上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7例男性上肢TAO患者临床资料。年龄32~50 岁,平均40.1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3.6个月。吸烟史8~31年,平均18.4年。均伴有手指溃疡或坏疽,包括拇、示指1例,示、中指1例,中、环指1例,环指1例,环、小指3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9.1±0.7)分。所有患者均行尺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及静息痛消失时间;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手术前后手部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1个月检测血清IL-6水平变化;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患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评估患者血管变化情况;术后1年基于Patwa和Krishnan分级系统评估临床效果。 结果 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17个月,平均 13.7个月。所有患者溃疡均顺利愈合,创面愈合时间14~21 d,平均17.3 d;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溃疡无复发。患者静息痛消失时间为8~15 d,平均12.1 d。术前及术后1个月患者血清IL-6水平分别为(25.1±5.9)pg/mL和(11.9±2.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3,P=0.002)。术后3个月CTA检查示上肢部分血管再通,侧支循环建立,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7、28 d及6个月VAS评分分别为(6.4±0.8)、(3.7±0.8)、(0.6±0.8)、(0.1±0.4)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术后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根据Patwa和Krishnan分级系统评价临床效果,7例患者均为优。 结论 尺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能够改善上肢TAO患者上肢血液循环,重建微循环,抑制炎症、促进溃疡愈合,缓解肢体疼痛。

引用本文: 莫小金, 何春念, 周健, 陈伟, 聂开瑜, 魏在荣, 常树森. 尺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在治疗上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的初步应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10): 1242-1248. doi: 10.7507/1002-1892.202404096 复制

  • 上一篇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微创钢板接骨术后胫骨旋转对膝、踝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 下一篇

    老年男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IL-6水平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