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传统的门诊和医疗中心肺康复模式受到了限制,而远程肺康复技术一直是康复临床和科研领域关注的重点。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远程肺康复的应用现状。从疫情前远程肺康复设备的选择与方式,到疫情后康复形式的发展与设备创新,阐明了当前远程肺康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肺康复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引用本文: 张海军, 安康, 苏巧俐, 李双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远程肺康复的应用现状. 华西医学, 2022, 37(8): 1140-1144. doi: 10.7507/1002-0179.202202135 复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高患病率、高病死率但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在中国,40 岁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达 13.7%[1]。而肺康复是一种基于全面评估并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身心状况[2],减少疲劳和对呼吸困难的感知,增加运动耐量和身体功能,提高疾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3]。传统的肺康复形式是通过门诊和医院的康复计划来实施的,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下,由于外出减少、资源短缺、费用昂贵、交通及便利性等问题,使得慢阻肺患者肺康复依从性较差[4-5]。研究显示,远程康复技术可打破患者因时间、空间、社会和经济因素造成的限制,有助于为院外患者开展康复项目,且远程肺康复与传统的医疗中心型肺康复相比,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因此,为进一步了解 COVID-19 疫情前后远程肺康复的发展与不足,本文对 COVID-19 疫情下慢阻肺远程肺康复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远程肺康复概述
远程康复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提供远程临床康复服务[7],常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包括音频、视频或两者一起进行双向实时访问,或异步电子访问,或对录制的视频或图像进行远程评估,或直接电话评估管理[8]。远程康复目前主要用于心脏、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康复[9],而远程康复中有一部分为远程肺康复,近年来也在慢阻肺患者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部分接受肺康复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对使用远程康复服务感兴趣[10]。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远程通信可使用电话(包括短信)、互联网或视频会议技术,以便将肺康复服务提供至远程医疗保健中心或直接连接至患者家中[11]。远程肺康复可以作为传统肺康复的替代方案[12],不仅满足部分传统肺康复的需求,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还可以减少 COVID-19 疫情下的面对面接触,有效利用资源,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我国指南也推荐将远程肺康复用于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的自我管理中[13]。
2 COVID-19 疫情发生前的远程肺康复
2.1 远程肺康复设备的选择
远程肺康复为了构建与传统面对面肺康复相似的体验,需要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电话等硬件设备,视频会议系统等软件设备,以及互联网、云端等网络基础[5]。澳大利亚 Ding 等[14]进行一项为期 6 个月的基于手机家庭监控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对有中度慢阻肺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使用手机记录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痰色和量)、轻微症状(咳嗽和喘息)和生命体征,医护人员通过远程监控记录数据并电话联系提供咨询服务和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痰量、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再次住院率和急诊访问次数明显减少。挪威 Zanaboni 等[15]通过跑步机、脉搏血氧仪、用于视频会议和访问项目网站的平板电脑,进行一项为期 2 年的运动训练、远程监控和教育/自我管理项目,结果表明对慢阻肺患者进行远程肺康复是可行的。意大利 Bernocchi 等[16]通过脉搏血氧仪、便携式单导联心电图机、微型测力计、计步器等智能化传感设备,进行一项为期 4 个月的综合远程康复家庭计划,对患者生命体征、运动强度等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和记录。结果表明患者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健康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远程肺康复设备的使用,对于远程肺康复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医务人员远程肺康复的实施与数据监测。上述研究均表明远程肺康复信息技术设备可以较好地改善肺康复结局指标,为患者提供了更多肺康复的选择方式。
2.2 远程肺康复方式
远程肺康复的方式主要为运动锻炼、远程监测和自我管理。2017 年发表的一项为期 2 年的慢阻肺远程肺康复试点研究,干预措施包括家庭锻炼、远程监控和通过网页结合每周视频会议进行的自我管理[17]。结果显示,患者 1 年后的 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相比基线平均提高了 40 m,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降低了 4 分,EQ 视觉模拟量表(EQ Visual analogue Scale)提高了 15.6 分,提示通过远程康复对慢阻肺患者进行长期运动维持是可行的。同时远程康复还可以防止病情恶化,并改善身体机能、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Tsai 等[18]进行一项远程家庭康复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实时视频会议对 慢阻肺患者进行远程监督,每周 3 次运动训练,持续 8 周,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与常规医疗保健相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而对于肺康复的自我管理,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适当实施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降低患者住院和急诊就诊的风险[19-22]。虽然已经有不少远程肺康复的临床研究,但是其具体实施仍然是缓慢的,充满不确定性,而 COVID-19 大流行使得远程肺康复的发展又更进一步。
3 COVID-19 疫情发生后的远程肺康复
3.1 远程肺康复形式发展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全球公共医疗保健领域受到了重大限制[23]。为了保护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免受疾病传播的影响,慢阻肺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方面需作出调整和适应,以便能够广泛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而不是进行面对面的临床诊治。同时美国物理治疗协会、澳大利亚物理治疗协会和意大利物理治疗协会都更新了实施远程康复服务的资源和建议[5]。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建议实施视频会议技术,在大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实现直接通信[24]。在大流行之前,98%的受访医护人员没有提供现场视频咨询服务,剩下 2%的医务人员中,69%的医务人员每周治疗的患者不到 1 名;在大流行期间,50%的医务人员提供了现场视频咨询服务,其中超过一半(51%)的医务人员每周治疗 1~5 名患者,17%的医务人员每周治疗 6~10 名患者,17%的医务人员通过现场会诊治疗 10 多名患者。在远程平台方面,有 20 多个基于促进远程康复的视频平台,最受欢迎的视频咨询平台是 Zoom,得到了参与调查的 43%医务人员的支持,Doxy.me 占 30%,Epic 占 9%。但值得注意的是,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患者和客户端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21%的受访者表示平台的技术是导致远程康复的限制因素[24]。2021 年的远程康复相关 Cochrane 系统评价纳入了 15 项研究,共计 1 904 名患者,其中 99%患有慢阻肺[12]。该研究主要比较了远程康复与标准肺康复、远程康复与常规护理。对于远程康复与标准肺康复,两组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或呼吸困难没有差异,且接受远程康复治疗的患者比接受标准康复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完成试验计划。对于远程康复与常规护理,远程康复组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比常规护理组多 22 m,虽然低于临床显著水平 35 m 的阈值,但是当远程康复作为维持治疗时,则超过了这个阈值(平均差异 78 m)。同时,远程康复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研究的作者指出,虽然提供远程肺康复具有潜在的好处,但若缺乏对以医疗中心为基础干预措施的亲自监督和同伴支持,可能会对康复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许多远程康复训练的重点开始转向无监督或人工智能监督的培训计划,这为患者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远程肺康复创造了可能性。
3.2 远程肺康复设备的创新
虚拟现实是一种以合成或虚拟方式提供几乎真实或可信体验的技术。在实践中,虚拟现实需有专门的硬件和软件相结合[25]。Jacobson[26]描述了 4 种类型的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桌面虚拟现实(即低成本游戏机)、增强式虚拟现实(计算机生成的数据合并到现实世界的图像中)和模拟(混合)虚拟现实(真实物体和环境与虚拟人物或地点的组合,由人类或人工智能控制)。这项技术通过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个体的青睐。它通常与娱乐相关,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视听生物反馈系统中,患者可以使用所谓的“虚拟康复”进行治疗[27]。大多数关于虚拟康复的研究都集中在神经康复上。然而,目前这项技术已延伸到骨科、儿科和精神肿瘤学以及肺康复[28]。同时,沉浸式虚拟现实似乎在肺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可以构建场景来转移注意力,在活动中分散负面感觉(疲劳、呼吸困难等)[29]。此外,在康复过程中使用虚拟现实会改变患者对治疗的参与度[30]。与单调的锻炼不同,患者有机会体验一个有趣的世界,从而激发锻炼的动力。这对于慢阻肺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耐力训练,防止疾病进展。另一方面,混合虚拟现实可以生成教练的投影/图像,使用该投影/图像可作为自由练习的来源,如团体体操等[31]。Colombo 等[32]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慢阻肺康复,共纳入 21 篇文章,包括 10 篇期刊论文、5 篇会议论文、5 篇摘要和 1 本书的相关章节。该研究作者指出,大多数研究(68%)使用活跃的视频游戏作为身体和呼吸锻炼的干预手段,其中 6 个系统为虚拟现实系统,2 项研究通过移动应用提供干预手段,康复计划在持续时间和评估参数上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现实的培训对于慢阻肺患者是可行的。
同时,在 COVID-19 大流行之后,Fekete 等[33]总结了远程肺康复过程中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新智能设备。通过使用这些最先进的新设备,可以提高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同时数字设备也将能够监测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各种生理参数。数据可以存储在智能手机上并与医生共享。医生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远程定制药物和剂量。
4 小结与展望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13]推荐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技术有条件/补充用于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的自我管理中。与传统的肺康复相比,远程肺康复通过使用不同设备,进行远程肺康复的实施与数据监测,改善肺康复结局指标。同时基于不同的远程肺康复模式,借助视频交互及虚拟现实,打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面对面接触的疫情传播风险,促进了 COVID-19 疫情下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虽然远程肺康复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但是在社区及家庭中广泛使用还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在 COVID-19 大流行前,远程肺康复的使用率较低,一方面是缺乏循证依据来指导其在社区建立。在远程肺康复与传统肺康复之间缺乏高质量的证据对比,合理(或更低)的成本是否能为患者提供相当甚至更高的临床效益还需探讨。同时还需要了解哪些患者能从远程肺康复中获益最大。另一方面由于远程肺康复引入价格相当昂贵,因此必须确保其开展是具有临床政策支持和高质量的证据。但在大多数国家,用于远程肺康复服务的资金不足[34]。充足的资金对于其建立坚实的证据基础和在社区中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患者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存在差异。研究显示,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使用经验较少的人,如老年人,不太能够接受远程肺康复项目的开展[35-36]。同时在远程康复评估和结局指标方面,由于目前技术不能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将会限制医务人员在基线时准确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同时会改变患者达到最佳结局指标所需的正确肺康复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未来还需要政策与经济的大力支持,以及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实现远程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创新技术设备。
在后疫情时代,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肺康复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我国为慢阻肺大国,慢阻肺患病人数接近 1 亿[37]。在国家政策方面,我国可以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慢阻肺特色服务包,以医疗保险为支撑开展远程肺康复项目。在技术方面,我国慢阻肺患者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全面传送肺康复数据,依靠互联网 5G+大数据的支持,使医务人员能够进行全面评估与实时交互,以便远程肺康复效果达到最佳。最后,远程肺康复的技术设备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实现我国远程肺康复的普及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同时与慢阻肺其他管理相结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肺康复新模式以改变患者预后,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是一种高患病率、高病死率但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在中国,40 岁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达 13.7%[1]。而肺康复是一种基于全面评估并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改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身心状况[2],减少疲劳和对呼吸困难的感知,增加运动耐量和身体功能,提高疾病的自我管理和控制[3]。传统的肺康复形式是通过门诊和医院的康复计划来实施的,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下,由于外出减少、资源短缺、费用昂贵、交通及便利性等问题,使得慢阻肺患者肺康复依从性较差[4-5]。研究显示,远程康复技术可打破患者因时间、空间、社会和经济因素造成的限制,有助于为院外患者开展康复项目,且远程肺康复与传统的医疗中心型肺康复相比,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因此,为进一步了解 COVID-19 疫情前后远程肺康复的发展与不足,本文对 COVID-19 疫情下慢阻肺远程肺康复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远程肺康复概述
远程康复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提供远程临床康复服务[7],常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包括音频、视频或两者一起进行双向实时访问,或异步电子访问,或对录制的视频或图像进行远程评估,或直接电话评估管理[8]。远程康复目前主要用于心脏、肌肉骨骼和神经系统康复[9],而远程康复中有一部分为远程肺康复,近年来也在慢阻肺患者中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部分接受肺康复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对使用远程康复服务感兴趣[10]。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远程通信可使用电话(包括短信)、互联网或视频会议技术,以便将肺康复服务提供至远程医疗保健中心或直接连接至患者家中[11]。远程肺康复可以作为传统肺康复的替代方案[12],不仅满足部分传统肺康复的需求,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还可以减少 COVID-19 疫情下的面对面接触,有效利用资源,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我国指南也推荐将远程肺康复用于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的自我管理中[13]。
2 COVID-19 疫情发生前的远程肺康复
2.1 远程肺康复设备的选择
远程肺康复为了构建与传统面对面肺康复相似的体验,需要使用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电话等硬件设备,视频会议系统等软件设备,以及互联网、云端等网络基础[5]。澳大利亚 Ding 等[14]进行一项为期 6 个月的基于手机家庭监控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对有中度慢阻肺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使用手机记录主要症状(呼吸困难、痰色和量)、轻微症状(咳嗽和喘息)和生命体征,医护人员通过远程监控记录数据并电话联系提供咨询服务和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痰量、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再次住院率和急诊访问次数明显减少。挪威 Zanaboni 等[15]通过跑步机、脉搏血氧仪、用于视频会议和访问项目网站的平板电脑,进行一项为期 2 年的运动训练、远程监控和教育/自我管理项目,结果表明对慢阻肺患者进行远程肺康复是可行的。意大利 Bernocchi 等[16]通过脉搏血氧仪、便携式单导联心电图机、微型测力计、计步器等智能化传感设备,进行一项为期 4 个月的综合远程康复家庭计划,对患者生命体征、运动强度等进行实时远程监测和记录。结果表明患者运动能力、呼吸困难症状以及健康状态均有明显改善。远程肺康复设备的使用,对于远程肺康复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帮助医务人员远程肺康复的实施与数据监测。上述研究均表明远程肺康复信息技术设备可以较好地改善肺康复结局指标,为患者提供了更多肺康复的选择方式。
2.2 远程肺康复方式
远程肺康复的方式主要为运动锻炼、远程监测和自我管理。2017 年发表的一项为期 2 年的慢阻肺远程肺康复试点研究,干预措施包括家庭锻炼、远程监控和通过网页结合每周视频会议进行的自我管理[17]。结果显示,患者 1 年后的 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相比基线平均提高了 40 m,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降低了 4 分,EQ 视觉模拟量表(EQ Visual analogue Scale)提高了 15.6 分,提示通过远程康复对慢阻肺患者进行长期运动维持是可行的。同时远程康复还可以防止病情恶化,并改善身体机能、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Tsai 等[18]进行一项远程家庭康复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实时视频会议对 慢阻肺患者进行远程监督,每周 3 次运动训练,持续 8 周,结果显示,患者的运动耐力和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与常规医疗保健相比,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而对于肺康复的自我管理,多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适当实施自我管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降低患者住院和急诊就诊的风险[19-22]。虽然已经有不少远程肺康复的临床研究,但是其具体实施仍然是缓慢的,充满不确定性,而 COVID-19 大流行使得远程肺康复的发展又更进一步。
3 COVID-19 疫情发生后的远程肺康复
3.1 远程肺康复形式发展
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全球公共医疗保健领域受到了重大限制[23]。为了保护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免受疾病传播的影响,慢阻肺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方面需作出调整和适应,以便能够广泛使用信息通信技术,而不是进行面对面的临床诊治。同时美国物理治疗协会、澳大利亚物理治疗协会和意大利物理治疗协会都更新了实施远程康复服务的资源和建议[5]。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建议实施视频会议技术,在大流行期间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实现直接通信[24]。在大流行之前,98%的受访医护人员没有提供现场视频咨询服务,剩下 2%的医务人员中,69%的医务人员每周治疗的患者不到 1 名;在大流行期间,50%的医务人员提供了现场视频咨询服务,其中超过一半(51%)的医务人员每周治疗 1~5 名患者,17%的医务人员每周治疗 6~10 名患者,17%的医务人员通过现场会诊治疗 10 多名患者。在远程平台方面,有 20 多个基于促进远程康复的视频平台,最受欢迎的视频咨询平台是 Zoom,得到了参与调查的 43%医务人员的支持,Doxy.me 占 30%,Epic 占 9%。但值得注意的是,3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患者和客户端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21%的受访者表示平台的技术是导致远程康复的限制因素[24]。2021 年的远程康复相关 Cochrane 系统评价纳入了 15 项研究,共计 1 904 名患者,其中 99%患有慢阻肺[12]。该研究主要比较了远程康复与标准肺康复、远程康复与常规护理。对于远程康复与标准肺康复,两组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或呼吸困难没有差异,且接受远程康复治疗的患者比接受标准康复治疗的患者更有可能完成试验计划。对于远程康复与常规护理,远程康复组患者的 6 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比常规护理组多 22 m,虽然低于临床显著水平 35 m 的阈值,但是当远程康复作为维持治疗时,则超过了这个阈值(平均差异 78 m)。同时,远程康复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该研究的作者指出,虽然提供远程肺康复具有潜在的好处,但若缺乏对以医疗中心为基础干预措施的亲自监督和同伴支持,可能会对康复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许多远程康复训练的重点开始转向无监督或人工智能监督的培训计划,这为患者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远程肺康复创造了可能性。
3.2 远程肺康复设备的创新
虚拟现实是一种以合成或虚拟方式提供几乎真实或可信体验的技术。在实践中,虚拟现实需有专门的硬件和软件相结合[25]。Jacobson[26]描述了 4 种类型的虚拟现实:沉浸式虚拟现实、桌面虚拟现实(即低成本游戏机)、增强式虚拟现实(计算机生成的数据合并到现实世界的图像中)和模拟(混合)虚拟现实(真实物体和环境与虚拟人物或地点的组合,由人类或人工智能控制)。这项技术通过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越来越多不同年龄段个体的青睐。它通常与娱乐相关,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在视听生物反馈系统中,患者可以使用所谓的“虚拟康复”进行治疗[27]。大多数关于虚拟康复的研究都集中在神经康复上。然而,目前这项技术已延伸到骨科、儿科和精神肿瘤学以及肺康复[28]。同时,沉浸式虚拟现实似乎在肺康复中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可以构建场景来转移注意力,在活动中分散负面感觉(疲劳、呼吸困难等)[29]。此外,在康复过程中使用虚拟现实会改变患者对治疗的参与度[30]。与单调的锻炼不同,患者有机会体验一个有趣的世界,从而激发锻炼的动力。这对于慢阻肺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促进耐力训练,防止疾病进展。另一方面,混合虚拟现实可以生成教练的投影/图像,使用该投影/图像可作为自由练习的来源,如团体体操等[31]。Colombo 等[32]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慢阻肺康复,共纳入 21 篇文章,包括 10 篇期刊论文、5 篇会议论文、5 篇摘要和 1 本书的相关章节。该研究作者指出,大多数研究(68%)使用活跃的视频游戏作为身体和呼吸锻炼的干预手段,其中 6 个系统为虚拟现实系统,2 项研究通过移动应用提供干预手段,康复计划在持续时间和评估参数上有所不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现实的培训对于慢阻肺患者是可行的。
同时,在 COVID-19 大流行之后,Fekete 等[33]总结了远程肺康复过程中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新智能设备。通过使用这些最先进的新设备,可以提高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同时数字设备也将能够监测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各种生理参数。数据可以存储在智能手机上并与医生共享。医生将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远程定制药物和剂量。
4 小结与展望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13]推荐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技术有条件/补充用于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的自我管理中。与传统的肺康复相比,远程肺康复通过使用不同设备,进行远程肺康复的实施与数据监测,改善肺康复结局指标。同时基于不同的远程肺康复模式,借助视频交互及虚拟现实,打破了时空限制,减少了面对面接触的疫情传播风险,促进了 COVID-19 疫情下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虽然远程肺康复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但是在社区及家庭中广泛使用还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在 COVID-19 大流行前,远程肺康复的使用率较低,一方面是缺乏循证依据来指导其在社区建立。在远程肺康复与传统肺康复之间缺乏高质量的证据对比,合理(或更低)的成本是否能为患者提供相当甚至更高的临床效益还需探讨。同时还需要了解哪些患者能从远程肺康复中获益最大。另一方面由于远程肺康复引入价格相当昂贵,因此必须确保其开展是具有临床政策支持和高质量的证据。但在大多数国家,用于远程肺康复服务的资金不足[34]。充足的资金对于其建立坚实的证据基础和在社区中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患者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存在差异。研究显示,在信息通信技术方面使用经验较少的人,如老年人,不太能够接受远程肺康复项目的开展[35-36]。同时在远程康复评估和结局指标方面,由于目前技术不能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将会限制医务人员在基线时准确评估患者的功能状态,同时会改变患者达到最佳结局指标所需的正确肺康复强度和持续时间。因此,未来还需要政策与经济的大力支持,以及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实现远程肺康复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创新技术设备。
在后疫情时代,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肺康复模式,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我国为慢阻肺大国,慢阻肺患病人数接近 1 亿[37]。在国家政策方面,我国可以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慢阻肺特色服务包,以医疗保险为支撑开展远程肺康复项目。在技术方面,我国慢阻肺患者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全面传送肺康复数据,依靠互联网 5G+大数据的支持,使医务人员能够进行全面评估与实时交互,以便远程肺康复效果达到最佳。最后,远程肺康复的技术设备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实现我国远程肺康复的普及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同时与慢阻肺其他管理相结合,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远程肺康复新模式以改变患者预后,还需进一步探索与发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