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临床多发病,急性加重期的有效防控是疾病预后的关键所在。中医对COPD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清热化痰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现就清热化痰法近年在COPD的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引用本文: 陈敏, 王全林, 李水琴, 王飞. 清热化痰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华西医学, 2015, 30(2): 377-379. doi: 10.7507/1002-0179.20150112 复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特征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的反应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2年COPD高居世界死亡原因第4位,到2020年将高居全球死亡率第3位,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COPD已经成为严重的疾病负担[1]。我国COPD的防控形势异常严峻,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2],每年因病致残人数为500~1 000万,病死人数为100余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发作是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以及防治费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减少急性发作次数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防治意义重大。
中医虽COPD的病名,根据其“咳,满,喘,胀”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归纳于“肺胀、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是各种慢性肺部疾患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最终影响了脾治水,肾主水,肺行水的水液通调功能而致病,《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对全身水液代谢的研究进行了精辟论述,而明·李中梓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对水液代谢失常病理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必然导致水湿痰饮聚而凝滞成痰,壅阻于肺,肺气胀满而不能敛降。因此痰作为肺部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在COPD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凸显重要作用,但痰往往不会单独致病,往往和外邪合而致病,最易感受风寒和风热,风寒又易郁而化热,或因素体阳盛从热化,或者痰湿,痰浊郁而化热,最终可见痰热壅滞于肺,因此肺胀多见痰热壅肺证候表现。
清热化痰法作为急性加重期重要的治疗法则,极大的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COPD的优势,本文就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E的研究作一个综述。
1 痰热壅肺证与COPD
纵观古今文献其中不乏清热化痰的方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方药有以下4个: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汤,桑白皮汤和定喘汤,根据痰热壅肺不同的成因,具有相似却又不同的功效,在临床上广为使用,至今为众多医家所遵从。证-法-方一脉相承,方由证立,因此方药反证痰热壅肺证是COPD最常见证型。而对于痰热壅肺的病机解释,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论到:“痰因火动,有因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对痰热形成的病机不外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高度总结。
1.1 外感邪热或实热内生,痰热互结
COPD每易在外感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提示有外感邪实的存在,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描述肺胀时也提到其脉象“寸口独大”的浮脉,提示有外邪的侵袭,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咳嗽》也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风寒暑湿燥火,……自外击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爆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指出外感或内热自生均可出现咳喘证候,火热派鼻祖刘完素提出的“六气皆从火化”指出风寒暑湿燥火皆易化热致病,因此邪热入里,或五脏实热内生,蒸液成痰,或与宿痰搏结,终致痰热互结,阻塞气道,出现咳、喘、哮和口干、黄痰的痰热壅肺证表现。
1.2 痰饮化热,痰热互存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而主卫表,以宣发肃降为顺,为水液输布之上源,津液输布功能的重要脏腑,久病肺虚,气滞血瘀,津液壅滞于肺而成痰,痰为有形之邪,郁而气滞,气滞则热生,无形热邪又易依附于有形之痰而共同致病,危害多端,留连五脏六腑,在肺则导致肺气宣降失常,见咳喘、咳吐黄稠痰,胸闷喘息,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故《丹溪心法·咳嗽》中丹溪治痰热多遵从“火主清金,化痰降火”的原则。
1.3 AECOPD临床规律研究与痰热壅肺证
近年来多数医家开始研究AECOPD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一是设立多中心进行患者临床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进行多元分析总结证候分布规律,如王至婉等[3]收集4 所三级甲等医院共计1 0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对症状的频次和频率进行统计描述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得出:频率和构成比最高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分别为60.23%。和8.77%,吕佳苍等[4]分析了774例AECOPD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的相关数据发现,急性期患者舌象总体分布以舌红(33.5%),苔黄(67.1%),证候以痰热壅肺证(18.9%)为最多,大量文献和临床研究显示痰热壅肺证为AECOP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也有基于历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多元分析和统计分析总结AECOPD的证候分布规律,王至婉等[5]检索了近10 余年的AECOPD文献资料,得出该病的证型分布为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血瘀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徐雯洁等[6]利用Epidata 2.0软件对近20余年的文献研究分析发现,肺热痰壅、热痰、痰热瘀壅肺等为COPD疾病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病性为痰、气虚、热、血瘀、虚等。由此可见痰热壅肺证是AECOPD常见证候类型。
2 清热化痰法在AECOPD中的研究
清·程钟龄所倡导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大治疗法则已经成为中医治疗的经典法则,清法为其中之一,清热化痰是在清法的基础上,结合痰热壅肺证这一肺系疾病常见的病因病机所形成的一种具体治法,已普遍适用于临床。《成方便读》:“热痰者,痰因火而成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可见痰热壅肺证当以清热化痰为主要治则。
2.1 清热化痰法对AECOPD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宁等[7]观察了100 例AECOPD痰热郁肺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经清热化痰药物治疗7 d后发现治疗组可以使血清该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了临床疗效。张艳霞等[8]运用毒素清干预细菌性肺炎痰热证大鼠模型,结果显示清金化痰汤化裁的毒素清可明显降低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NF-α、IL-6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有效抑制炎性细胞的黏附、聚集、减轻炎症反应,拮抗肺组织的损伤。TNF-α是创伤或感染后集体最早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之一,在炎症过程中有调节IL-6 等继发性炎症介质的产生,ICAM-1属于细胞黏附分子(CAM)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炎症发生时,与白细胞表面配体相符作用介导炎症反应,加强了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导致炎症的发生。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重要指标,其上升速度、幅度、持续时间与病情及组织损害的严重性密切相关,且不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手段的影响,CRP随着炎症消退也很快下降,董玉华[9]观察痰热清联合西药治疗AECOPD的疗效,及CRP及氧合指数的变化,发现经治疗后治疗组CRP水平明显下降,氧合指数水平较前明显提高。
2.2 清热化痰法对AECOPD气道高分泌状态的影响
气道黏液的正常分泌在清除外来有害物质的入侵中起着重要作用,在COPD发病中气道黏液高分泌影响了黏膜纤毛功能,为细菌定植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导致反复的肺部感染和病情加重[10]。李文等[11]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ECOPD痰热阻肺证患者90例,结果显示清热化痰法代表方痰热清注射液在西医的基础治疗上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其治疗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IL-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的下降,延缓IL-10水平下降来改善了气道炎症及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但晓霞[12]运用清热化痰法治疗104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结果发现该方能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痰液的性状和黏稠度,帮助排痰,痰液中核黏蛋白(MUC5AC)表达明显降低,提出清热化痰理气法可能是通过拮抗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来达到临床疗效的。
3 清热化痰法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COPD为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致,病性为本虚标实,临床证候表现复杂,往往不会以单一证候出现,常合并兼夹证候,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常常会使用多种治疗法则配合清热化痰法的治疗,以期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1 清热化痰理气法
正如《医方集》云:“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先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治痰者必先降其火,治火者必先顺其气。冯淬灵等[13]认为痰热壅肺气机不畅是AE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主要病机,因此使用清热化痰理气的中药复方对65 例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低痰黏度,减少痰黏液中MUC5AC的表达,减轻气道高分泌状态,说明以痰为辨证核心,治痰与理气并治,痰热皆除,逆气得降。颜瑞棠[14]采用清热化痰理气中药复方治疗74 例AECOPD患者,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5.7 %,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3.2 清热化痰活血法
久病必夹瘀,COPD患者由于肺部长期反复感染,易造成微循环障碍,血浆黏度升高,累及肺的摄氧能力,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因此针对有血瘀征象的COPD痰热壅肺患者常使用活血清热化痰的治法,正如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到:“盖人身之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邢淑丽[15-16]使用活血清热化痰冲剂治疗AECOPD患者67 例发现:临床有效率达到86.57%,该药能增强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并进行动物研究发现活血清热解毒法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黏滞状态,从而改善内环境得到治疗作用。
3.3 清热化痰解表法
《诸病源候论·咳逆候》“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逆不下,故为咳逆。”指出肺虚感寒,邪正搏击,气聚于肺,气逆胀满而发咳逆,唐·王焘《外台秘要》“病源肺虚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气还聚于肺,肺则胀,是为咳逆也”也认为肺胀是由于肺内伏邪感寒即发所致。《摄生众妙方》定喘汤其组成既有麻黄、苏子等宣肺散寒等解表药,又有桑白皮、黄芩、半夏、款冬等清热化痰之药,适用于风寒外束痰热蕴肺见咳喘,痰稠色黄腻脉滑数的患者,即是一个清热化痰解表法的代表方。孙靖峰[17]运用地龙定喘汤配合西药治疗AECOPD 31例发现治疗组在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综合疗效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能较快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二重感染的机率。张东毅等[18]运用定喘汤加减治疗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5.30%。
综上所述,痰热壅肺证为AECOPD的最主要证候之一,清热化痰法在AECOPD的运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荐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普及使用。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相应的中医诊疗规范及系统公认的学术体系,痰热壅肺证的客观和微观辨证标准不明确等,这是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临床特征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呈进行性发展,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的反应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02年COPD高居世界死亡原因第4位,到2020年将高居全球死亡率第3位,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COPD已经成为严重的疾病负担[1]。我国COPD的防控形势异常严峻,40岁以上人群中COPD患病率高达8.2%[2],每年因病致残人数为500~1 000万,病死人数为100余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发作是COPD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以及防治费用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减少急性发作次数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因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防治意义重大。
中医虽COPD的病名,根据其“咳,满,喘,胀”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归纳于“肺胀、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是各种慢性肺部疾患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最终影响了脾治水,肾主水,肺行水的水液通调功能而致病,《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对全身水液代谢的研究进行了精辟论述,而明·李中梓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对水液代谢失常病理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必然导致水湿痰饮聚而凝滞成痰,壅阻于肺,肺气胀满而不能敛降。因此痰作为肺部疾病的重要发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在COPD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凸显重要作用,但痰往往不会单独致病,往往和外邪合而致病,最易感受风寒和风热,风寒又易郁而化热,或因素体阳盛从热化,或者痰湿,痰浊郁而化热,最终可见痰热壅滞于肺,因此肺胀多见痰热壅肺证候表现。
清热化痰法作为急性加重期重要的治疗法则,极大的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COPD的优势,本文就清热化痰法治疗AECOPE的研究作一个综述。
1 痰热壅肺证与COPD
纵观古今文献其中不乏清热化痰的方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方药有以下4个:清金化痰汤,清气化痰汤,桑白皮汤和定喘汤,根据痰热壅肺不同的成因,具有相似却又不同的功效,在临床上广为使用,至今为众多医家所遵从。证-法-方一脉相承,方由证立,因此方药反证痰热壅肺证是COPD最常见证型。而对于痰热壅肺的病机解释,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病机赋》论到:“痰因火动,有因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对痰热形成的病机不外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高度总结。
1.1 外感邪热或实热内生,痰热互结
COPD每易在外感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到:“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提示有外感邪实的存在,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描述肺胀时也提到其脉象“寸口独大”的浮脉,提示有外邪的侵袭,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咳嗽》也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风寒暑湿燥火,……自外击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爆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指出外感或内热自生均可出现咳喘证候,火热派鼻祖刘完素提出的“六气皆从火化”指出风寒暑湿燥火皆易化热致病,因此邪热入里,或五脏实热内生,蒸液成痰,或与宿痰搏结,终致痰热互结,阻塞气道,出现咳、喘、哮和口干、黄痰的痰热壅肺证表现。
1.2 痰饮化热,痰热互存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而主卫表,以宣发肃降为顺,为水液输布之上源,津液输布功能的重要脏腑,久病肺虚,气滞血瘀,津液壅滞于肺而成痰,痰为有形之邪,郁而气滞,气滞则热生,无形热邪又易依附于有形之痰而共同致病,危害多端,留连五脏六腑,在肺则导致肺气宣降失常,见咳喘、咳吐黄稠痰,胸闷喘息,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故《丹溪心法·咳嗽》中丹溪治痰热多遵从“火主清金,化痰降火”的原则。
1.3 AECOPD临床规律研究与痰热壅肺证
近年来多数医家开始研究AECOPD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一是设立多中心进行患者临床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进行多元分析总结证候分布规律,如王至婉等[3]收集4 所三级甲等医院共计1 0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对症状的频次和频率进行统计描述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得出:频率和构成比最高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分别为60.23%。和8.77%,吕佳苍等[4]分析了774例AECOPD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其舌象的相关数据发现,急性期患者舌象总体分布以舌红(33.5%),苔黄(67.1%),证候以痰热壅肺证(18.9%)为最多,大量文献和临床研究显示痰热壅肺证为AECOPD最常见的证型之一。也有基于历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多元分析和统计分析总结AECOPD的证候分布规律,王至婉等[5]检索了近10 余年的AECOPD文献资料,得出该病的证型分布为痰热壅肺证>痰瘀阻肺证>血瘀证>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徐雯洁等[6]利用Epidata 2.0软件对近20余年的文献研究分析发现,肺热痰壅、热痰、痰热瘀壅肺等为COPD疾病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病性为痰、气虚、热、血瘀、虚等。由此可见痰热壅肺证是AECOPD常见证候类型。
2 清热化痰法在AECOPD中的研究
清·程钟龄所倡导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大治疗法则已经成为中医治疗的经典法则,清法为其中之一,清热化痰是在清法的基础上,结合痰热壅肺证这一肺系疾病常见的病因病机所形成的一种具体治法,已普遍适用于临床。《成方便读》:“热痰者,痰因火而成也,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痰随火而升降,火引痰而横行,变生诸证,……,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可见痰热壅肺证当以清热化痰为主要治则。
2.1 清热化痰法对AECOPD炎症因子的影响
陈宁等[7]观察了100 例AECOPD痰热郁肺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经清热化痰药物治疗7 d后发现治疗组可以使血清该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了临床疗效。张艳霞等[8]运用毒素清干预细菌性肺炎痰热证大鼠模型,结果显示清金化痰汤化裁的毒素清可明显降低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TNF-α、IL-6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有效抑制炎性细胞的黏附、聚集、减轻炎症反应,拮抗肺组织的损伤。TNF-α是创伤或感染后集体最早产生的多功能细胞因子之一,在炎症过程中有调节IL-6 等继发性炎症介质的产生,ICAM-1属于细胞黏附分子(CAM)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炎症发生时,与白细胞表面配体相符作用介导炎症反应,加强了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导致炎症的发生。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重要指标,其上升速度、幅度、持续时间与病情及组织损害的严重性密切相关,且不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手段的影响,CRP随着炎症消退也很快下降,董玉华[9]观察痰热清联合西药治疗AECOPD的疗效,及CRP及氧合指数的变化,发现经治疗后治疗组CRP水平明显下降,氧合指数水平较前明显提高。
2.2 清热化痰法对AECOPD气道高分泌状态的影响
气道黏液的正常分泌在清除外来有害物质的入侵中起着重要作用,在COPD发病中气道黏液高分泌影响了黏膜纤毛功能,为细菌定植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导致反复的肺部感染和病情加重[10]。李文等[11]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AECOPD痰热阻肺证患者90例,结果显示清热化痰法代表方痰热清注射液在西医的基础治疗上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和体征,其治疗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IL-8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水平的下降,延缓IL-10水平下降来改善了气道炎症及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但晓霞[12]运用清热化痰法治疗104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结果发现该方能明显改善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痰液的性状和黏稠度,帮助排痰,痰液中核黏蛋白(MUC5AC)表达明显降低,提出清热化痰理气法可能是通过拮抗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来达到临床疗效的。
3 清热化痰法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COPD为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而致,病性为本虚标实,临床证候表现复杂,往往不会以单一证候出现,常合并兼夹证候,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常常会使用多种治疗法则配合清热化痰法的治疗,以期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1 清热化痰理气法
正如《医方集》云:“气有余则为火,液有余则为痰,故治痰者必先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也。”治痰者必先降其火,治火者必先顺其气。冯淬灵等[13]认为痰热壅肺气机不畅是AECOPD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主要病机,因此使用清热化痰理气的中药复方对65 例患者进行干预,结果发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低痰黏度,减少痰黏液中MUC5AC的表达,减轻气道高分泌状态,说明以痰为辨证核心,治痰与理气并治,痰热皆除,逆气得降。颜瑞棠[14]采用清热化痰理气中药复方治疗74 例AECOPD患者,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5.7 %,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该方药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3.2 清热化痰活血法
久病必夹瘀,COPD患者由于肺部长期反复感染,易造成微循环障碍,血浆黏度升高,累及肺的摄氧能力,造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因此针对有血瘀征象的COPD痰热壅肺患者常使用活血清热化痰的治法,正如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到:“盖人身之气道,不可有壅滞,内有瘀血,则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是以壅而为咳,……须知痰水之壅,由淤血使然,但去淤血则痰水自消。”邢淑丽[15-16]使用活血清热化痰冲剂治疗AECOPD患者67 例发现:临床有效率达到86.57%,该药能增强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并进行动物研究发现活血清热解毒法是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改善血液黏滞状态,从而改善内环境得到治疗作用。
3.3 清热化痰解表法
《诸病源候论·咳逆候》“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逆不下,故为咳逆。”指出肺虚感寒,邪正搏击,气聚于肺,气逆胀满而发咳逆,唐·王焘《外台秘要》“病源肺虚感微寒而成咳,咳而气还聚于肺,肺则胀,是为咳逆也”也认为肺胀是由于肺内伏邪感寒即发所致。《摄生众妙方》定喘汤其组成既有麻黄、苏子等宣肺散寒等解表药,又有桑白皮、黄芩、半夏、款冬等清热化痰之药,适用于风寒外束痰热蕴肺见咳喘,痰稠色黄腻脉滑数的患者,即是一个清热化痰解表法的代表方。孙靖峰[17]运用地龙定喘汤配合西药治疗AECOPD 31例发现治疗组在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综合疗效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能较快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二重感染的机率。张东毅等[18]运用定喘汤加减治疗13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组有效率达到95.30%。
综上所述,痰热壅肺证为AECOPD的最主要证候之一,清热化痰法在AECOPD的运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荐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并普及使用。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相应的中医诊疗规范及系统公认的学术体系,痰热壅肺证的客观和微观辨证标准不明确等,这是今后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