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俞灿 1,2,3 , 于洪丽 1,2,3 , 赵秀芝 1,2,3 , 王春方 4
  • 1. 河北工业大学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天津 300130);
  • 2.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市生物电工与智能健康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0);
  • 3. 河北工业大学 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30);
  • 4. 天津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天津 30012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缺血性卒中常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从而延缓了患者的康复进程,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文以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为实验对象,以海马齿状回(DG)为目标脑区,TTC染色评估脑梗死程度,采集神经元膜电位和局部场电位(LFPs)信号,旨在探究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认知功能的损伤机制。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大脑右侧梗死区呈白色;该模型小鼠海马DG神经元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放电个数、后超极化电位和最大上升斜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1),动作电位达峰时间、半波宽、阈值和最大下降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缺血和缺血再灌注组小鼠在θ和γ频段的LFPs信号时频能量值显著降低(P < 0.01),但缺血再灌注组比缺血组明显提高(P < 0.01);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组的LFPs信号复杂度显著降低(P < 0.05),但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组相比信号复杂度明显增加(P < 0.05)。综上所述,脑缺血再灌注使小鼠海马DG区神经元兴奋性降低;脑缺血使神经元放电活动和信号复杂度降低,经再灌注后电生理指标有所恢复,但实验周期内没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引用本文: 朱俞灿, 于洪丽, 赵秀芝, 王春方. 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兴奋性分析.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24, 41(5): 926-934. doi: 10.7507/1001-5515.202311055 复制

  • 上一篇

    柔性尖端耦合气泡的高稳定性增强型超声微流控结构
  • 下一篇

    不同频率重复脉冲与短阵快速脉冲经颅磁刺激对小鼠记忆功能和神经元兴奋性影响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