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燕 1,2,3
  •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北京 100730;
  • 2. 暨南医科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广州 510071;
  • 3. 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 北京 10002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近年来,眼内淋巴瘤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逐渐被眼科医生所认知。尽管原发性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但眼科医生应当意识到其并非唯一的存在,并避免将特定的临床特征过度泛化至所有眼内淋巴瘤类型。眼内淋巴瘤可以根据解剖受累部位分类为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葡萄膜淋巴瘤(包括脉络膜、虹膜和睫状体淋巴瘤);按病理细胞类型则可分为B细胞、套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此外,根据是否伴有眼外组织受累,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孤立性眼内淋巴瘤、眼-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眼-系统淋巴瘤以及眼-中枢神经系统-系统淋巴瘤。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多见于老年人群,其临床表现类似于葡萄膜炎和白点综合征,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有限。典型的眼底表现包括玻璃体“薄纱样”或“极光样”混浊以及视网膜下的黄白色肿块。光相干断层扫描在诊断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能够揭示视网膜内的垂直强反射以及视网膜内强反射浸润等特异性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玻璃体和视网膜受累的程度可能不同,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相比之下,葡萄膜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例如,脉络膜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通常表现为慢性病程,而虹膜淋巴瘤中T细胞与B细胞分布大致相等。在诊断方面,脉络膜淋巴瘤通常需要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认。而对于MALT淋巴瘤,放射治疗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T细胞淋巴瘤与B细胞淋巴瘤在眼底表现上相似,但诊断更为复杂,通常需要依赖细胞病理学检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对于眼内淋巴瘤患者来说,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至关重要,以确定原发部位。对于系统性淋巴瘤患者的眼部病变,还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包括考虑肿瘤侵犯、继发性感染以及炎症性病变等因素。随着淋巴瘤发病率的上升,眼科医生应持续更新对眼内淋巴瘤的认识,以确保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引用本文: 彭晓燕. 全面认识眼内淋巴瘤.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4, 40(10): 745-749.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812-00306 复制

  • 下一篇

    需要治疗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独立预测因素分析与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