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悦 1,2,3 , 谭欣 1 , 李云琴 1,2,3
  • 1.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眼科, 昆明 650021;
  • 2. 云南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昆明 650021;
  • 3. 云南省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昆明 65002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涉及补体和单核吞噬细胞的先天免疫反应失调及局部小胶质细胞的异常。当小胶质细胞从静息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时,其代谢途径也会发生变化,称为“代谢重编程”,其糖代谢重编程是AMD发病机制中的关键因素,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雷帕霉素靶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和缺氧诱导因子-1途径。这些代谢变化调控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能量供应和神经保护功能。调节小胶质细胞糖代谢重编程的治疗策略已有初步成效。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索小胶质细胞代谢调节的机制,以开发新的靶向药物,并通过抗细胞衰老途径治疗AMD。

引用本文: 邹悦, 谭欣, 李云琴. 小胶质细胞糖代谢重编程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4, 40(10): 819-824. doi: 10.3760/cma.j.cn511434-20240408-00147 复制

  • 上一篇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神经变性中的作用机制与潜在治疗的研究进展